玄言诗是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约起于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
魏晋以后,社会动荡不安,不少士大夫托意玄虚以求全身远祸,这种风气逐渐对诗歌创作产生影响,加上佛教的盛行,玄学与佛教逐步结合,文人学者更倾向以诗歌的方式表达自身对玄理的领悟。
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桓温、庚亮等。其特点是玄理入诗,以诗为老庄哲学的说教和注解。该流派严重脱离社会生活,钟嵘《诗品》评道:“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庚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玄学,兴起于曹魏正始年间,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人物,主张“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之后阮籍、稽康继起,为文为诗皆“言及玄远,而未曾评论时事,减否人物”。西晋初的玄学家主要有向秀、郭象等。
魏晋时期的玄学是儒家唯心主义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种。从西晋末年至东晋时期,玄学入侵文学领域,于是出现了风靡一时,“理过其词,淡乎寡味”的玄言诗。其代表人物孙绰、许询并称“孙许”。南朝钟嵘《诗品•下》云:“世称孙、许,弥善恬淡之词。”玄言诗虽盛极一时,但最后多被淘汰。值得一提的是孙绰、许询二人。
孙绰(314年~371年),字兴公,太原中都人。早年有隐居之志,曾作《遂初赋》明志。初为著作佐郎,袭封长乐侯。后为征西将军庚亮参军、太学博士、尚书郎,迁散骑常侍,领著作郎。诗作枯淡寡味,以老、庄思想为指归。其少数诗篇较清新,如《秋月》中有“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抚叶悲先落,攀松羡后凋”句,较为生动,很有真实感。
孙绰的赋也很有名,其名作《游天台山赋并序》中有“赤城浮起而建标,瀑布飞流而界道”之句,孙绰颇以为豪。《晋书•孙绰传》载:“孙兴公作《天台山赋》成,以示友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当作金声。’”散文有《丞相王导碑》、《太宰郄鉴碑》、《太尉庚亮碑》等。今有明人辑《孙廷尉集》传世。
许询,生卒不详,字玄度。高阳(今属河北)人。幼时聪慧,有“神童”美誉,长大后颇有文才。朝廷召其为司徒掾属,不就。曾与王羲之遍游会稽名山,参加过兰亭集会。其五言诗很有名,简文帝赞其曰:“玄度五言诗,可谓妙绝时人。”今仅存《竹扇诗》一首及《白尘尾铭》等文。许诗多以玄言哲理成篇,艺术成就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