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应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惨败,帝国主义加快了瓜分中国的步伐。国难当头,一部分知识分子意识到欲挽救民族危机,必先改变国家政体性质,清王朝的个人独裁的统治方式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障碍,应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子联名上书光绪,要求拒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立即实行变法。这就是所谓的“公车上书”。
早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就曾上书光绪,请求变法,提出变法的具体内容。
光绪帝身为一国首脑,他直接受到国外帝国主义对国家国土、主权的侵略、践踏而给自身带来的奇耻大辱,国内有识之士的强烈救国呼声、奋不顾身的谏帝行动,激发了他作为一个热血青年的爱国豪情。
可以说,光绪是清入主中原后10个皇帝中,唯一一个头脑清醒、能够从一己皇权利益,从旧八旗贵族的窠臼中摆脱出来,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支持变法,以挽救中国这艘巨大的航船陷于灭顶之灾的统治者。
他接受康有为等维新派的建议,同意变君主专权专制为君主立宪制,以牺牲王权换取国家安全,改变中国落后面貌,抵御列强侵略。这是光绪作为一代君王的政治远见,因为只有变法,才是当时挽救国家命运,同时也是挽救满清统治,使爱新觉罗子孙继续保持尊位的唯一出路。
可惜啊,清朝的皇族和贵族们一直到“忽啦啦大厦倾”时,也没有谁意识到这一点。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宣布变法,颁布一系列新政令,任命维新派人士为政府要员。尽管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挽救国家命运,但也在清王朝200年的腐朽统治的死水中激起几朵带有生命活力的小浪花。然而,就是这点死水微澜,竟也引起了一帮死守祖宗家法的顽固派的拼死反对。
慈禧几乎气疯,立即将光绪帝囚禁起来,重演了比37年前辛酉政变更为严厉的政变。
从6月11日至9月21日,短短103天的维新活动彻底失败。
慈禧等守旧派疯狂报复。维新领袖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可以看出,没有一个八旗贵族)6人,未经任何法律程序,便被突然逮捕,立即杀害。
用今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戊戌变法并没有根本动摇满清王朝的统治根基,仅仅想在屋顶上修修补补,但在那个带有奴隶制残余的封建顽固统治中,这都是难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