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浙江上虞有个祝员外,老年得女,视若掌上明珠,取名叫祝英台。祝英台从小聪明伶俐,不仅女孩子家的针线女工样样精通,就是读书识字,也比一般男孩子强得多。到了十几岁,家乡附近再也找不出可以教她的老师了,她就吵着要到杭州的书院去读书。
二老哪里舍得,又如何放心她一个女子孤身出远门。但架不住她死缠硬磨,撒娇耍赖,二老只得松口,条件是她必须女扮男装,因为当时女儿家轻易抛头露面是要遭人笑话的。于是祝英台换下女儿装,换上书生服,居然有几分男子的英雄气概,带了个贴身书童就上路了。
祝英台投奔的杭州万松书院名气很大,收了许多慕名前来的学生。其中有从宁波来的梁山伯,不但长得眉清目秀,而且学习十分刻苦,才华横溢,人又特别忠厚老实,祝英台对他很有好感。
说来也巧,老师把他俩安排在同一间寝室,让祝英台又喜又忧。好在祝英台心细,平时非常注意,加上梁山伯憨厚诚实,一切都还正常,没露什么马脚。
祝英台每晚睡觉前都要在她和梁山伯的床中间放一口箱子,箱子上放一碗水,并告诫梁山伯不要乱动,不能把水打翻。梁山伯觉很好玩,就照办了。所以两人同床三年,梁山伯压根儿不知道祝英台原来是女儿身。
同窗三载,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友谊~天天深厚,但祝英台的规矩也越来越多。后来,她觉得不宜跟梁山伯再继续住下去,加上思念父母,就决定告别老师、同学回家去。
梁山伯恋恋不舍,又老实得说不出什么劝慰的话,就闷着头送了祝英台一程又一程。
一路上祝英台的心情矛盾极了:该不该告诉梁山伯真相呢?不告诉他吧,这书呆子怕是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和他这一别也许就成永别;告诉他吧,自己一个女儿家又如何开口?再说要是让外人知道,不止笑掉大牙,还会丢了父母的脸,丢了祝家的脸。
正拿不定主意,祝英台忽见迎面有棵大槐树。她眼珠一转,开口念一首诗来:
“先生门前一棵槐,一对书生出门来。
前面走着梁山伯,后面走着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前世姻缘配起来。”
梁山伯一听忙赞:“贤弟说得真好!我俩能在一起读书三年,能在一个屋子里同住三年,又相处得这么好,的确是姻缘好哇。”祝英台白了他一眼,又继续往前走。看到一朵龙爪花,祝英台又念道:
“抬头来看龙爪花,我爹是你丈人家。
低头拾起金豆子,我弟是你小舅子。
低头拾起地骨皮,我妹是你小姨子。”
梁山伯听了连连摇头:“贤弟真是个书呆子,跟这些花儿豆儿攀什么亲家。”祝英台气得要命,心里骂梁山伯真不开窍。
两人走过一村又一庄,眼见横着一条河,河里有一群鹅,正在追逐戏水,玩得正高兴呢。祝英台开口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