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军远征准噶尔,大军向伊犁挺进,生擒达瓦齐。此后原已归附清廷的阿睦尔撒纳等又作乱,并投靠沙俄,后死于沙俄。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参与阿睦尔撒纳的新疆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妄图建立伊斯兰汗国。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征服了叛乱在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天山南北全部完全平定。至此,清廷统一天山南北路的事业终于完成。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土尔扈特因不愿受沙俄的压迫和奴役,从伏尔加河万里返归祖国。清廷在厄鲁特蒙古族聚居地区先后施行盟旗制度,遂完全在清廷统治之下。
17世纪中期我国西北部出现了以准噶尔部为核心的强大政治势力,其控制范围地跨葱岭东西、天山南北,东抵哈密,西及中亚,疆土之广,不下于清朝。军事上具有游牧民族特性,骁勇善战,并向外勾结沙俄势力,雄踞西北,觊觎中华。对清朝政权具有生死存亡的威胁。清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前后,经过多次大小战役,历时100余年,先后消灭了准噶尔、大小和卓的割据势力,统一西北边疆,有力抵制了沙俄势力的扩张,奠定了近代中国的西北疆域,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