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平县西北,有一处古战场,至今还经常在那里发现有古代遗留下的箭头、戈尖、枯骨等,这就是我国战国末期一次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的遗址。
秦、赵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一次决定性的战役,这次战役使东方六国胆战心寒,丧失了战斗锐气,而秦国则从这次战争中大大加强了胜利的信心,最后终于统一了六国长平战役从公元前262年到前260年,前后共打了三年。
开始,秦军东进时,赵国派老将廉颇去长平防守。廉颇老成持重,以逸待劳,故意消耗秦军的力量,双方相持三年,不分胜负。秦国看到战争时日持久,对秦方十分不利,就使用离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流言,说廉颇年老不中用了,不能带兵打仗,还是年富力强的赵括好。赵国听信了谗言,便改派赵括代替了廉颇。
赵括虽是名将之后,读了不少兵书,但他有个致命弱点,便是好空谈不务实际。所以当赵王任用他时,丞相蔺相如就曾以赵括“夸(其)资”、“纸上谈兵”而加以反对。但赵王一意孤行,不听取正确的意见,仍命赵括挂上帅印。
赵括到长平后,统领着赵国的四十万精锐大军,自以为不可一世,一反廉颇的作为,拆除了所有的防守工事,一心准备向秦主动出击。赵括的错误战略思想,使秦方暗暗高兴。秦国立即任命了骁将白起为主帅,决定看准时机,给赵军致命的打击。
公元前260年,白起针对赵括轻敌骄傲的弱点,用诱敌之计,把赵军引进了包围圈。然后,派精兵把赵括军队的首尾切断,又预先占据了赵军的大营,使赵军失去根据地。秦军把赵军团团包围起来,使赵军断粮四十六天。赵军内部互相内哄起来,战斗力严重地削弱了,主将赵括又在突围中被秦军射死。
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赵军只得全部投降。白起怕投降的赵军造反,把四十多万降卒全部活埋,仅放回240人回赵国报信。这就是历史上一次残酷惨烈的著名战役长平之战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