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是中国最古老的传说故事集。关于《晏子春秋》的作者,过去认为是晏婴。不过现在专家研究认为,这本书成书约在战国末期,是后人假托晏婴的名义所作。
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时代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子春秋》共8卷,包括内篇6卷(谏上下、向上下、杂上下),外篇2卷,计215章,全部由短篇故事组成。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这部书详细地记述了历经齐国灵公、庄公、景公三朝的贤相晏婴的生平轶事及各种传说、趣闻。行文中,215个小故事相互关联和补充,构成了栩栩如生的完整的晏子形象。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论语》等书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晏子春秋》非儒非道,自古以来不太为人重视。但是,深入其中,细心阅读,就会有不少收获,故能流传至今。
总的来说,《晏子春秋》的语言明快、简捷、幽默和风趣,人物对话富于性格特征,特别是洋溢于人物语言中的幽默感,不但使故事意趣盎然,而且增加了语言的辛辣和机锋。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一些寓以生活哲理的比喻,亦从此成为了独立的语汇或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