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属于儒家学派范畴的一部哲学著作。作者荀况(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年)字卿,赵国人,曾任楚国兰陵令,是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荀子》32篇,其内容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教育、自然、文学诸多方面。
荀子的散文逻辑周密,说理深透,善于运用类比方法反复说明问题。如《劝学篇》说明知识可以增长人的能力与智慧,就用了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由于《荀子》散文句式整齐,行文流畅,便于诵读、记忆,不少已成为后世格言。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散文的韵文倾向为后世韵文端倪。特别是他的五篇赋体作品成为后世赋体的一个源头。另有《成相篇》则被视为古代的通俗说唱文学。荀子的哲学思想对汉代的王充,唐代的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都有过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