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收录多少首诗,唐代为何有那么多诗作

文章主题:文学常识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8-03 20:12:24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光彩夺目,诗人辈出,作品丰富。清人所编《全唐诗》收录2300多位诗人共48900多首诗。唐诗所以繁盛,除了社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为唐诗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基本原因外,还有多方因素。

通过科举取士,使中下层地主阶级涌现出大量的诗人。这些诗人用诗歌方式来反映多方面的现实生活,往往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增强了诗歌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同时科举以诗赋取士,又刺激了文人对诗歌的创作。

那个时代,诗人们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文学诗经、楚辞、汉魏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突破了六朝以来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浮糜之风,将南朝的绮丽文风与北朝的质朴风格相融合,经过不断的探索,使唐诗题材广泛、体裁完备、流派众多、内容丰富。唐代诗人众多,最杰出的当推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王昌龄、王维、杜牧等。这里只约略叙述他们与京师、关中有关的内容。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绵州昌明(四川江油市)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经历了唐代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742年(天宝元年)玄宗召他进京任供奉翰林,不到三年就被权贵排挤出京。诗人原想在京城施展抱负、大济苍生的理想虽然破灭了,却促使他对唐朝的腐朽政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仍然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他的诗歌在反映现实方面有所发展,《古风》中许多反映黑暗现实的诗篇就是在长安生活后期写的。诗人敏锐地感到大唐帝国的辉煌国势要断送在一群腐朽的权贵手中。诗人在《行路难》、《月下独酌》中述说自己怀才不遇的痛苦,但诗人的性格仍旧是豪放的,仍旧执着地追求着他治国济世的理想。

边塞诗人王昌龄(698—757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出身寒微。开元进士。在长安做校书郎时,是他文学创作的一重要时期。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他的边塞诗虽然数量不多,但篇篇是佳作,因此他也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太原祁(山西祁县)人。开元进士,735年(开元二十三年)在长安任左拾遗,晚年隐居蓝田辋川。《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庄阁道中留春雨中看望之作应制》一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大明宫通往曲江的阁道中,向西北眺望整个长安城的景色,“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春树、人家和宫阙在春雨中互相映衬,显出帝城的阔大、壮观和昌盛。

大诗人杜牧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济世经邦的抱负,体现在他的诗作中。诗人经过临潼骊山华清宫有感而作《过华清宫为,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这两首诗讽刺时政,精妙绝伦,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表现手法相结合,使之成为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