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在野蛮时代后期已经出现,那个时期有“名”的人皆为英雄,其中既有赫然有功勋于世的胜利者,如黄帝、炎帝、颛项、帝喾、尧、舜、禹等;也有具备杰出才能的失败者,如蚩尤、共工、刑天、夸父等。一般认为这些人名同时又是族名。
夏代的人名,从《史记•夏本纪》的记载看,似乎是以单名为主的,如启、相、羿、杼、槐、芒、泄、扃等皆为其例,也有个别的加上一个前置词来表示先后顺序,如太康、中康、少康是为其例。
夏代人名还没有出现以伯、仲、叔等词排行的情况。甲骨卜辞和商代金文里所载的商代人名都比较简单,以单名为主,其特色是不少人名以天干为名,如卜甲、祖乙、外丙、武丁、大戊、祖己、父庚、妣辛、示壬、示癸等。
商代人名用词已经出现了美称,如武、康等,商末两王称帝乙、帝辛,还把上帝的“帝”字拿来用在人名上。
周代的人对取名十分重视,还有许多讲究。春秋初期,鲁桓公生了个儿子,便向鲁国大夫申编询问如何给儿子取名,申编说: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粪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粪。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
申编所提出的这些原则,是当时社会舆论所首肯的,但在实际上却有不少不符合这些原则的现象。从申编所说“周人以讳事神”的话看,周代在人名问题上已经有了避讳的情况出现,一般贵族避讳其父、祖之名,周天子所避的世数要更多些。
周代人名无论男女都可以加上伯、仲、叔、季等排行之词。周代男子之名往往附加父、子等作为美称,如季孙行父、皇国父、子伯季子、于产等皆其例。周代的女性人名多称其姓,氏加上姓是周代女子最常见的名,如王姬、杞姒之类。在氏姓之间还可以加上排行之词,如纪季姜,纪是其母家之氏,季指她排行老三,姜为其姓。除了称母家之氏以外,周代女子之名还有称夫家之氏者。周代女子也有在姓下加其名者,如姬单、姜萦、妊小等。
总之,在周代宗法制度下,周代的人名情况极为复杂,一人多名的现象相当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