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中国的人口增长迅猛,至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口已经突破4亿。人口膨胀引起耕地紧缺,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人们千方百计开辟新耕地,改造荒山滩涂和开发边疆地区是当时辟土造田运动的重点,南方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某些地方出现的堤塘综合利用,在土地利用技术上意义最为深远,是现今提倡的所谓“立体农业”或“生态农业”的先河。引进和扩种高产的新作物以及依靠精耕细作传统也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粪多力勤”是这一时期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最简练概括。中国传统农学在明清时期继续深入发展,达到了传统农业的顶峰。
明清时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和马铃薯,花生和烟草是我国明清引进的重要的经济作物。在蔬菜种植和果树栽培方面引进和改良了许多国外优良的品种。
这一时期,中国农书的数量和种类是历史上最多的,流传至今的明清农书有几百种,占我国农书的一大半,且内容丰富,水平很高。最重要的综合性农书是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清朝成书的《授时通考》。专业性农书不仅数量大,种类也有所增多。
明清时期,耕作制度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农学思想从被动敬畏迷信大自然到主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并利用自然,做到天、地、人之间的统一,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出对农业生产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的农学思想。我们可以发现,作物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丰富了农学思想;农学思想的不断形成与提高对农业发展又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我国的作物栽培的历史就是一部农业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