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怎样进行

文章主题:历史研究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19 14:22:28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王朝设科考试用以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形成于隋唐时期,一直延续至清末,存在了1300多年,它对这一漫长时期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以及知识分子的学风,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科举考试

明代科举仅进士一科,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经科考、录考、录遗考试合格者,均可应考。乡试考中称举人。

会试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参加会试的是各省的举人,考中者称贡士,别称明经。

殿试在会试后同一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录取。一甲取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山身,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科举

为强化专制主义君主集权,控制思想文化,明代据元代科举命题取自朱烹《四书集注》之法,规定试卷应“代圣人之言”,以程朱理学观点指导作文。同时规定试卷须用八股文体写作,即将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从起股以下,每部分用两排偶文字,限定字数,故称八股文,又名制义、时文。考试程序也更繁琐,增加各级预考,同时将学校与科举结合,所谓“学校储才,以应科举”。

从明朗中叶起,科举地位日重,出现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各地学校为追求科举录取名额,常以儒家经典和八股时文作为主要教育内容,致使大批学生知识单一,思想僵化,脱离实际。明代武科举考试承唐宋之制,至明末祟帧四年(1631年)始开武科殿试,设武状元。

清代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一致。以经义八股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发展至清朝,弊端已暴露无遗。清初即有大臣建议改革,但清统治者为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将科举考试作为笼络汉族士大夫的手段和禁固知识分于思想的工具,除分满人、汉人两榜录取以优待八旗子弟外,余皆承明之旧。乾隆皇帝还指派学者方苞编定明清两朝名家所写八股文,定名《钦定四书文》,刊行全国,供赴考举子阅读。

由于死记硬背经书及八股时文即可应举入仕,故参加科举的考生日增。为限制录取人数,主考者常乞灵于考试命题,致使毫无价值、近似文字游戏的偏题、难题、怪题泛滥成灾,考生为迎合考试命题而寻章摘句,死钻牛角尖,科举考试制更趋僵化,成为革新政治、发展科学文化的重大障碍。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