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即黄帝)。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按字面来理解,这无疑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黄帝在阪泉之野与炎帝开战,竟率领着熊罴、貔貅、貙虎等猛兽冲锋陷阵。莫非黄帝是神人,能够用神力控制兽群?莫非黄帝专会驯兽,是马戏团驯兽师的祖师爷?古代学者不这样理解,他们认为是“教士卒习战,以猛兽之名名之,用威敌也”(司马贞《史记索隐》)。给军队用猛兽命名,用来吓唬敌人。但晚近的史学界从欧美借鉴了新理论,对此又有一种解读。
18世纪,人类学家在北美发现了印第安人的图腾崇拜。图腾一词,是北美印第安人奥基华斯部落的语言,表示氏族的徽号或标志。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认为图腾是氏族的祖先和保护神,因此,这是该氏族成员共有的特殊标记。如此,图腾标记正好表明同氏族内成员之间的血缘联系,与我们现在关于姓氏的概念基本相同。
信仰图腾的人们认为,每个氏族都起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如北美易洛魁人的氏族都以动物命名,如塞内卡部的狼氏、熊氏、龟氏、海狸氏、鹿氏、鹬氏、苍鹭氏、鹰氏,卡尤加部的狼氏、熊氏、龟氏、海狸氏、鹿氏、鹬氏、鳗氏、鹰氏……(摩尔根《古代社会》)其为图腾是崇尚动物,氏族即以动物命名。氏族名称的图腾标志将要演变为姓氏的趋向十分明显。
借鉴对印第安人图腾崇拜的研究,学者大都认为在原始社会时期,在我国境内生活的先民也有过图腾崇拜的习俗。《史记》中黄帝所率领的熊罴、貔貅、躯虎等,很可能即是传说中保留下来的氏族图腾的遗存。人们又记起了黄帝还被称为有熊氏,舜的祖父叫娇牛,诸侯称有蛴氏等各式各样的传说。
另外,在儒家经典、先秦史籍中也找到了图腾崇拜的痕迹,如《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大嗥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是叙述了一个以龙为图腾的氏族;“我高祖少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又是一个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尚书•皋陶谟》有“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的说法,理解为许多以鸟兽为图腾的氏族共同拥戴舜为首领,在音乐声中欢歌舞蹈,所谓“鸟兽跄跄”,似乎才合情合理。
《诗经•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王族以玄鸟为图腾,说明了他们认为玄鸟是自己的始祖。《国语•周语》载“我姬氏出自天鼋”,表明周王族的图腾是鼋。商周两代王族的图腾崇拜和我国少数民族有关图腾的传说很相似。“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在《召怯龙慕钪》传说中,认为召怯龙为人身龙尾,他用尾巴把人们卷进龙朗洞中,只剩下兄妹二人,彼此通婚,才生育了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