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姓氏一体化过程

文章主题:史学参考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20 12:05:45

氏与姓成为一体的明确界标,是在司马迁的伟大著作《史记》中。他记载孔子,说字仲尼,姓孔氏;记刘邦,说姓刘氏,为此受到后人的非议。如果说太史公不学无术,那是毫无道理的,但说孔子姓孔氏,则显然是由于汉代人的姓氏观念不同于先秦,在孔子当时是不应有此类说法的。那么,汉代博学如司马迁,已不再区分姓氏,表明姓氏走向—体化的过程肯定是早已开始了。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翻天覆地的时期,由于深刻的经济原因,社会结构处于不断的分化和重新组合之中。旧制度的破坏,新制度的建设,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之地位的调整,在几百年的社会动荡中进行着。

浮现在社会表面的,首先是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威权式微,诸侯各行其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夺霸权。更有甚者,直接与周天子对抗,两军对垒,一决雌雄。如《左传.桓公五年》载,周天子率诸侯去讨伐不遵号令的郑国,结果被郑国的军队四面合围,王师大败亏输,天子也被射伤。再是诸侯国中卿大夫的崛起,操纵了大权,在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君大权旁落,受人摆布。如鲁国的三桓,孔子经常对其表示义愤,就是因为他们左右了鲁国的政权,而表现出在传统眼光看来是肆无忌惮的种种行为。这个时期出现的“初税亩”、“铸刑鼎”等制度方面的变化,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宗法分封制已经开始瓦解。

战国时期,七雄逐鹿,各国先后变法改革,周代以嫡长子继承为基轴的社会政治制度逐渐被破坏、被废止。这个时期的游士依仗着胸中韬略、口中辩给,在中华大地上往来穿梭,游说诸侯,一旦被用,待以不次之位,骤然凌驾于昔日的贵族之上,如吴起、范雎、商鞅等。很显然,以前的氏已不能表示这些人变动不居的社会地位。许多没落的贵族,再也不能用其社会地位显示其氏的高贵。

从春秋到战国末年,生长壮大着一个新生事物,即郡县制。春秋时诸侯国的县制最早产生于很晚才得以封国、可以说没有什么传统的秦国。因为秦国内部宗法制度扎根不深,所以在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就采用了县制。后来,在经济文化比较先进的晋、楚、齐等国,县制也相继发展起来。郡原是比县小的行政区划,后来演变为县上一级的行政建制。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相当普遍。郡县制的确立,意义很大,在古代史家笔下,是和封建制(分封建国)对举的经国大计。我们也应充分估价这种制度摆脱氏族血缘关系政治的形式,完成以地域为行政区划的进步作用。由于有了各国的郡县制度及任免地方官吏的坚实基础,秦统一全国后,才能彻底废除分封制,铲除宗法制度及与之相联系的贵族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度灭亡,氏只剩下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和姓的区别失去了客观依据。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