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礼的意思 我们怎样才能明礼?

文章主题:文学常识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5-02 19:49:22

“明礼”的内在本质是“明理”。只有明白道理,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道“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知道“貌轻则招辱”,知道“礼节为治事之本”,知道“脸是自己给自己的”,我们才能对人有礼貌,才能在尊重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别人的尊重,而要知道这些道理,就要学习,就要读书,这就是俗话说的“知书达礼”。

明礼就要讲礼仪。彬彬有礼中的“彬彬”既然是文雅有礼貌的“样子”,那么,为了显示自己的“文雅”,表示对别人的“有礼貌”,我们就应当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这就是“礼仪”。例如,在衣着上,《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就是说帽子要戴正,纽扣耍扣好,鞋袜要穿好。试想,一个人如果帽子歪戴着,衣服散披着,鞋子不穿好,“三寸衣裳七寸裤,打个哈欠露出肚”,别人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在临死前发现自己的帽子歪了,这时他已经不能说话,他只能用眼睛来表示,等到亲人把他的帽子戴正后,他才从容死去,这说明“冠必正”在正人君子的心里是何等的重要!

又如说话,应该与人相见说“您好”,打探消息说“请问”,问人姓氏称“贵姓”,求人办事道“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请改文章说“斧正”,希望照顾说“关照”,归还物品说“奉还”,感谢别人说“谢谢”,无法满足说“抱歉”,请人谅解说“包涵”,祝贺别人说“恭喜”,参加丧事说“节哀”,听到表扬说“过奖…‘惭愧”,送别客人说“慢走…‘再来”。

反之,不会说礼貌用语,而是动不动就“喂!”“你是没有耳朵?”谁会买你的账?有个故事说,一个年轻人要去亲戚家,到一个岔路口,不知怎么走,看见一位老人在挖地,于是问:“喂!到某地怎么走?”老者装着没有听见,埋头挖地。青年走了好一阵,仍不见要到的村子,只好又返回来,老者仍然在挖地,这青年换了口吻,问:

“老大爹,到某地怎么走?”老人抬起头,说:“如果你早先会喊大爹,现在已经在吃着饭了!”

明礼要与时俱进。世界是发展变化的,明礼也要与时俱进,不然就会给人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感觉,甚至给人一种“出土文物…‘遗老遗少”的印象。例如,古时候下级见上级,晚辈见长辈是要下跪叩头的,清朝还要把袖子一甩,叫一声“喳!”如果现在谁还这样做,别人肯定说他有病!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