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和太医都是早期国家体制下医生职务的称谓,是专门服务于皇帝及其家眷和高级官员们的,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或由皇帝指定的大臣、娘娘等,间接听命于其他后妃或皇子。当然,这些人用现在的眼光看都应当列入“中医”了,因为他们肚子中都是中医知识,而少有西医理论。
御医院在清代又叫做太医院,所以太医院的医师被人们尊称为太医,但是被尊称为“太医”的,绝大多数并不是御医,真正的御医在“太医”中也是屈指可数的。正如当官的都被称为“老爷”,但是,被称为“老爷”的,并不一定就是当官的。《清史稿•职官志》中有关于太医院的记载可以弄清这个问题。
太医院的医师总共分为四个级别,一等“御医”,只有十三人,在雍正乾隆年间为正七品,与县令是一个级别的。二等“吏目”,只有二十六人,其中八品与九品各十三人。三等“医士”,共二十人,相当于从九品。四等“医生”,有三十人,没有官位,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助理医师。
从某种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太医院的“御医”只有一等大夫十三人,假如连院长、两位副院长算在内的话,也才刚刚组建出来一个足球队的大名单。即使从最广意义上说,太医院的大夫总共有九十二人,其中“御医、吏目、医士”这三级,共五十九人,拿到了国家颁发的“从业资格证”,可以独立看病,开处方。第四级的“助理医师”也就只能当助手了,“医生”的“生”字本来就是“生员”的意思,如果现在的医生回到那个等级制度森严的时代,那么也只能给御医打打下手了。
当时的太医院里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没有拿到“医师从业资格证”,但是凭借自己出众的医术,却在太医院里为皇亲国戚看病。他们是皇帝钦点的御医,通常这些“钦点御医”都会治愈一些疑难杂症,治疗的手段也都非同一般,其中的一些案例被后世传为佳话。他们有些是朝中的官员,有些则是行走在民间的江湖医师。
这些江湖医师中,不少是子承父业、世代从事医药行业的“世医”,因此,他们的医术大多较为精深,无论在日常饮食、养生方法和保健理论方面,他们还都是有一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