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离汉地根先白,泪过秦山色变红”,清诗人徐兰在《归化城杂咏》悲叹的对象,就是出外艰难谋生的走西口者。走西口源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清朝征讨反叛的准噶尔部,为就地解决粮草供应问题,调精通耕作的汉人进入蒙古。
西征凯旋后,康熙皇帝给山西巡抚下了一道手谕,允许汉人进入蒙古地界垦荒种地,于是大量山西人开始向蒙古移民。由山西入蒙古,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大致路线有两条: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杀虎口就是走西口中的“西口”,因为走出这个杀虎口,就出了山西进入蒙古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地区。
走西口的移民潮持续了三百多年,除了上述康熙年间西征前后的两次外,清咸丰年间,因山西遭遇连年大旱,大批晋北农民背井离乡,进入蒙古,这是历史上第三次“西口潮”。最后一次则是清末民初时,由于军阀混战,山西人为躲避战乱再次走西口,直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还有不少山西人走出口外。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的蒙古地区,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
更重要的是,他们给处于落后游牧状态的内蒙古中西部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伴随着走西口移民的进程,口外的内蒙古地区以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变为旗县双立,牧耕并举的 多元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