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物流与运输方式-漕运的兴衰史

文章主题:历史研究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1-19 18:15:04

所谓漕运,就是中央政权在各地征收租赋后,由水道转输集散,或供宫中消耗,或充军旅粮饷,或作廒仓中储的一种运输途径,它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一项重要经济制度。

漕运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清朝黄汝成《日知录集释》说:“漕运始于秦汉,而转输之法则始于魏隋而盛于唐宋”。

漕运

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南北蜿蜒2000余公里,后来便成了漕运的水上黄金线。唐玄宗天宝初年,通过漕运干线大运河转运的粮食,每年已有400多万石。到了宋朝真宗、仁宗年间,漕运量已达800万石之巨,创了漕运史上最高纪录。

元朝建立后,漕运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元朝组织疏浚了大运河,缩短了漕程,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流畅。不过,有元一代的漕运始终以海运为主,年运量一度曾达350多万石之巨。

漕运的兴衰史

明成祖时使用海运、河运并行的方法,运送到北方各地和北京。清朝定额为一年漕运征收400万石粮,收粮方法为南多北少。初期是南四北一,乾隆十八年为南八北一,四十四年又为南十北一。所以这时不论商品经济还是农业经济,俺们北方都在被打脸。

明清之世,对漕运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永乐年间,先是疏浚整治了大运河,建立了近50个水闸,增加运河的水量,投入了近万艘漕船,每艘船载量都在二三百石以上。到了清代,由于实行海禁,所以专门致力于河运。但运河年久失修,时时阻塞,所以清政府对漕粮的北运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如选派所谓干员监办,举办官督商运,借助商船漕运等。海禁开放以后,清代的漕运又通过海运得到发展。

晚清国门大开,铁路进入中国。在这种新式交通的影响下,漕运也就慢慢被废弃了。但漕运因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而生,因中国自身的政治局势而亡,所以可谓是中国特产。且在历史上的作用举足轻重,虽不是大众喜闻乐见,却也意义非凡。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