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姓分化出的氏,根据什么来定称呼呢?汉人应助《风俗通•姓氏》归纳出9种类别:氏于号、氏于居、氏于事、氏于说、氏于爵、氏于国、氏于官、氏于字、氏于职。郑橙《通志•氏族赂序》不厌其烦地细分为32类不同情况,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1.国名为氏
周文王的儿子管叔鲜封于管国,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封于晋国,于是前者成了管氏的始祖,后者成了晋氏的始祖。与此同类的以周王室同姓(姬姓)封国的国名为氏的还有:鲁、卫、蔡、酋、膝、燕、郑、韩、何、独、滑、雍、邢、随、胡、巴等48氏。与此不同,以周王室异姓(非姬姓,如姜姓、子姓)封国的国名为氏的有:齐、楚、宋、荆、陈、赵、朱、邻、息、邓、梁、薛、徐、罗、申、章、葛等60氏。
2.以采邑为氏
与周王室分封诸侯相仿,诸侯又赐给从属于自己的卿、大夫可以世袭的田邑。这些卿、大夫便以田邑之名为氏,如刘、白、京、棠、崔、卢、鲍、费、砌、范等。
3.以地为氏
有的氏族迁徒到新的居住地后,便以所居之地为氏。齐国的陈仲子本为世家.后来他辞去爵位,沼因于于陵。他的后裔便以“于陵”为氏。郑大夫子产居住在东里,其子孙于是以“东里”为氏。属于此类的氏有城、池、涂、关、东郭、南官、西间、北丘、百里等。
4.以祖父的字或名为氏
周代的制度规定,诸侯国君的玄孙不得再称公孙,而应以其祖父(即国君之子)的字为氏。施、游、孔、颜、琶、袁等氏即届此类。如果其祖父没有宇,那就用他的名为氏。这一类的氏有金、少、汤、童、展、苟、庆父、高阳等等。
5.以徘行次策为氏
古时兄弟妹抹的排行常常以伯(或孟)、仲、叔、季为长幼之序。商代孤竹国的国君姓墨胎,名元。他排行老大,死后得溢为夷,所以又被称作伯夷。伯夷曾与弟弟叔齐一道劝阻武王伐纣。武王灭商得了天下,兄弟俩耻于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阳山躲起来,最后饿死在那里。伯夷死后,他的后代便以其排行“伯”作为自己的氏。同样的道理,春秋时卫国大夫仲叔于买的后代就用了“仲叔”作氏。
6.以官爵为氏
封官晋爵是很值得引以为荣耀的,所以后人便把宫爵的称呼拿来作氏。用于此类的氏有史、帅、宗、军、库、司徒、司马、司空、王、公、霸、侯等等。
7.以技艺为氏
有些从事某一专门技艺的家族,干脆以自己的职业为氏,像算封的氏卜,杀猪宰羊的氏屠,制作瓶瓶蹈罐的氏甄,唱戏的氏忧(古时称唱戏艺人为倡忧、优伶),等等。
8.以职行为氏
晋国赵定跟随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颠沛流离十九年,终于辅佐他回国登位。赵衰不仅对公子重耳,而且对一般人也像冬天的太阳一样温暖,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冬日”为氏。少正卯在鲁国很有些名声,被孔子的门人称作“鲁之闻人”。他的后代因此以“闻人”为氏。
在众多的命氏方式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呢?有研究者根据《左传》内出现的氏名分析,认为《左传•隐公八年)所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肝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送,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这一段话里列出的氏于国、氏于字、氏于官、氏于邑四种,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