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开国皇帝是太祖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父亲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赵匡胤起初投奔后汉大将郭威,后因拥立郭威为后周皇帝,被重用为典掌禁军。周世宗柴荣时,他又因战功而升任殿前都点检,掌握了后周的兵权,兼任归德军节度使,负责防守汴京。周世宗死后,其子柴宗训继位,时仅7岁。赵匡胤和弟赵匡义、幕僚赵普密谋篡夺皇位。
话说赵匡胤夺国的方法,说起来的确不太好听,不过是欺负人家死了爹和丈夫的孤儿寡母,半真半假地被迫在陈桥发动兵变谋国篡位。因为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定都汴梁(今开封),史称北宋。
太宗赵炅,赵炅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宗比太祖小了足足有十二岁。二十二岁时,参与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而后又追随兄长征战天下统一四方。太祖驾崩,三十八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是为太宗,在位共二十一年(976-997),五十九岁去世,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
赵光义的上位是否合法一直是个扑朔迷离的问题,烛影斧声,究竟真相如何,恐怕只有他们兄弟俩才能知道吧。
真宗赵恒是宋太宗第三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997年以太子身份继位。真宗在位二十五年,虽然晚年迷恋天书造成了朝政的混乱,但是总的来说真宗时期北宋社会经济日益繁荣,史称“咸平之治”。
仁宗赵祯,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十三岁。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五十三岁。在位四十一年,为人宽厚仁慈,施政作风是温和怜悯。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及军队膨胀的局面,对西夏战争屡次失败,被迫以“岁赐”银、绢、茶妥协,对辽也以增纳岁币求和。赵祯虽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未克全功。
英宗赵曙,是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1067年在位,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乃是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改革派旧臣韩琦、欧阳修等人,曾试图改革终而无果,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
英年早逝的宋英宗,曾经为了追赠生父名分,闹得朝野不安,也许,这就是幼年离开亲生父母留下的遗憾和阴影吧。
神宗赵顼,又名仲针,北宋第六代皇帝,推行王安石变法,立志振兴北宋王朝,然而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后以失败收场。时值西夏梁氏专权国势日衰,宋神宗欲一举歼灭羌夏。在庆州大破夏军,然而于永乐城之战中惨败,灭夏之举未竞全功。于元丰八年饮恨而殁,享年三十八岁。
神宗在位十七年,“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励精图治,欲做出一番事业。虽然变法之时,总是摇摆于新旧两党,但仍为宋朝的安定发展作出极大贡献,然后世之人评价“宋政之乱,自神宗始”可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