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嘉庆以后出现的重要词派。康乾时期﹐词坛主要为浙派所左右。其标举南宋﹐推崇姜夔﹑张炎﹐追求清空醇雅﹐词的内容渐趋空虚﹑狭窄。
到了嘉庆初年﹐浙派词人更是专注声律格调﹐流弊益甚。面对这样的现象,常州词人张惠言疾呼词应与《风》、《骚》同科﹐强调比兴寄托﹐扫却琐屑、无病呻吟之风。张惠言的词论始于其嘉庆二年(1797)编成的《词选》。
《词选》中,唐宋两代词只录四十四家﹐一百六十首。与浙派相反﹐它多选唐﹑五代﹐少取南宋﹐对浙派推尊的姜夔只取三首﹑张炎仅收一首。虽遴选苛刻,但所收录的辛弃疾﹑张孝祥﹑王沂孙诸家的作品﹐都很有现实意义。词选印证着张氏一贯坚持的主张。由于张氏的倡导很贴合实际,因此和者颇多﹐蔚然成风,常州词派遂兴起。
张氏之后,经周济的推阐﹑发展﹐常州词论更趋完善。当然,常州词派也有其不足,比如过分寻求前人词作的微言大义而流于穿凿附会;虽勇于立论﹐然疏于考史等。以温庭筠的《菩萨蛮》为例:“小山重叠金明灭”句,被认为是“感士不遇也﹐篇法仿佛《长门赋》”。诸如此类的臆说有很多,近代学者王国维即对其颇有微词。
尽管如此﹐张氏强调的词作比兴寄托﹐较之浙派追求的清空醇雅﹐其格调显然还是高出一筹。常州词派对后世词坛的发展影响甚大,直至清末不衰。近代谭献﹑王鹏运﹑朱孝臧﹑况周颐这四大词家﹐也是常州词派的后劲。虽然他们的创作领域愈发狭窄﹐境界也不甚恢宏﹐但他们在词学整理研究方面颇有成绩。谭献选辑清人词为《箧中词》。王鹏运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朱孝臧校刻唐宋金元人词百余家为《彊村丛书》。保存下来大量的词学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