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沧源崖画资料与数据

文章主题:文学常识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5-18 20:49:57

在漫长的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佤族不仅创造了自己的历史,而且创造了独具风格的民族文化。

新石器时代佤族地区的重要文化遗存中要数沧源崖画最为著名,这一崖画群主要分布在沧源县勐省、勐来两个乡和耿马大芒光乡一带。沧源崖画坐落在沧源县糯良山班考大山与拱弄山之间的勐董河流域的河谷地带,平均高度为1 400米。在沧源境内的崖画群有10处,分布在东西长约20公里的区域内。崖画一般绘制于垂直的石灰岩崖面上,画面最大的一幅高3米,长27米,图像距地面2-8米,画像个体大者约30厘米,小者5厘米不等。10处崖画面积共400余平方米。目前辨认的图像有1 063个,包括:人物785个、动物187个、房屋25座、道路13条、各种表意符号35个,还有山洞、树木、舟船、太阳、手印等。崖画皆红色,颜料多系赤铁矿及黏性物质混合而成,也有认为是赤铁矿、动物血及黏性物质(如紫胶等)混合而成。画具有手指、羽毛、树枝或竹片等。绝大多数人物图形都为成年男子,其装束多种多样,有头插羽毛者;头饰兽角(牙)和兽尾者;身饰羽毛或披羽毛者;耳戴饰者并手持弓弩或牛角等狩猎工具。还有一些特殊装饰者,如人头上的双圆点,人腰部画有线条等。器物图形中有弩、牛、角、盾、矛、杵臼、套索、木栅、叉等武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房屋图形有干栏式建筑和树上房屋建筑两种。干栏式建筑又分成三种:一种是房身画成椭圆或半圆形的;一种是房身画成三角形的;另一种是房身画成梯形。树上房屋建筑,则是利用大树枝桠为房柱,把房屋建在树上,以绳梯或长木梯上下。动物图形中有水牛、瘤牛、马、猪、狗、长尾猴、短尾猿猴、虎豹、鹿类(麂子、马鹿)、大象、野猪类,飞禽类(有雉类、孔雀等)。此外,崖画中的一些人物图形,其形象、装束或所持物件非常奇特,与一般人的形象不同,有可能是当时人们信仰的神祗、神话人物或有“神力”的人、祖先等,如身有发光物者、头有动物者、“太阳人”、鱼尾人等。崖画所表现的内容多是狩猎、采集和放牧的场面,也有战争、舞蹈、杂技和反映定居生活的日常活动等内容。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利用覆盖画面的钟乳石进行碳14测定,距今为2 500 -3 500年。初步认为这些崖画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画面上是当地先民的生产和生活情景,据说,也是我国南方民族原始社会的风貌。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