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李忱上台后的主要政治措施(2)

文章主题:历史研究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20 01:49:29

李忱对于他的“恩人”——宦官,如刘义隆等人的态度是:皇位要,杀父之仇也得报。李纯说是死于仙丹,实死于宦官之手,据说郭太后与李恒母子也涉嫌。因为没证据,李忱不便公开报复。郭太后感到受冷落,登勤政楼想自杀。李忱听后,非常生气。当夜,郭太后突然身亡,人们怀疑是李忱所为,各种谣言四起。当礼部按惯例要将郭太后安葬在李纯墓旁时,他勃然大怒。大臣王嗥斗胆辩解:“太皇太后是汾阳王郭子仪孙女,李纯做太子时就是正妃,为天下国母历五朝,岂能不明不白突然废止礼仪?”王嗥说得义正词严,可不但没用,反而被贬为县令。

李忱追究弑父党徒,杀戮和流放众多宦官、外戚以及当时的东宫官员。李忱也久有灭宦官之心,为“甘露之变”扼腕长叹,认为李训、郑注也是小人。除此二人,他对当时所有死于宦官之手的朝臣全都予以平反昭雪。宰相令狐绚建议:对宦官有罪必究,有缺不补,待其自然消耗,以至于尽。这奏章不意被宦官发觉,也导致反扑,但没“甘露之变”那么激烈。宦官知道李忱不好对付,只得收敛。李忱也没进逼,只要他们别太过分就行。

李炎喜欢看戏,一些乐工、演员仗着他的宠爱胡作非为,甚至干政,影响极坏。李忱上台后,狠刹此风。祝汉贞以演滑稽戏出名,李忱也宠爱。有次,祝汉贞演出时触及时政,李忱立即翻脸,怒道:“朕养着你们,只是为了开心,怎敢干预朝政!”从此疏远他,后来还因其子贪赃事发将他流放。乐工罗程弹得一手好琵琶,也深得李忱厚宠,他也放肆得很,竟敢因小事杀人。乐工们为他求情,说他有绝技。李忱说:“你们可惜罗程的艺,朕可惜的是祖宗之法,这怎么能够相提并论!”

李忱十分珍惜大臣的奏本,每次必洗手焚香再捧起来读。《贞观政要》分类编辑李世民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争议、劝谏、奏议等,还记载了当时一些政治、经济举措。李忱读《贞观政要》后,特地启用魏谟为谏议大夫。魏谟是魏征五世孙,在朝中只是个小小的“起居舍人”,负责记录皇帝的日常生活,但他忠于史实,秉笔直书。李昂曾经找他查看起居注,他竟然敢于拒绝,还如实回禀:“为了警示后世群王,起居注上善恶都写。陛下只须努力向善,不必查阅起居注。”李忱起用他,想再现魏征直言极谏之风。李忱努力向李世民学习,以“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为座右铭。他将《贞观政要》书于屏风上,常常正色拱手拜读。由于政绩显著,李忱果然被后人称颂为“小太宗”。

在佛教问题上,李炎显然有太过之嫌。李忱3月即位,4月便杖杀灭佛主谋之一赵归真,5月又诏令京城长安增加八座寺庙,并恢复发放度牒,允许僧尼出家。如此一来,大臣纷纷表示反对前几年的灭佛运动。847年闰4月,诏令全面恢复被废的佛寺及相关政策,取得信佛的朝臣以及大批民众支持。但复苏太急,像大坝被堵的水重新泛滥,也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的担忧。进士孙樵进谏:“陛下即位以来,修复被废的寺庙,重新剃度僧尼,几乎恢复先帝之前的弊端。希望陛下加以制止,让百姓得喘息。”852年末,中央部门也奏称:“陛下崇尚佛教,天下莫不奔走,恐怕国家财力无法承受。由此还常引发事端,骚扰百姓。建议陛下要求相关官员修建寺庙时注意节约,并继续禁止私自剃度为僧尼。”李忱同意。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