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做皇帝的捷径,就是在岗的皇帝不称职,而手握重权的大臣可以取而代之。这里,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这个皇帝确实不象话;二是谋权的大臣,要能够做到众望所归。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排斥这种行为,但传统愈排斥的东西,历史上发生的愈多。南齐的开国皇帝萧道成就是这样的。他以五十六岁的高龄,只做了四年的皇帝。前面的数十年,都是伺候一些不称职的皇帝,只是到后来实在忍不住,才取而代之。
萧道成的策略,非常明确。他最擅长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这必须有非凡的魄力。在平定徐州刺史薛安,以及江州刺史刘休范的叛乱时,都是在最危急的关头,秉烛正坐,安定军心。他还放心地将袁粲、伯兴等人安排驻守石城,派已有反意的黄回拥重兵西征。他大胆让这些人拥有权力,但同时又将他们置于股掌之上。
公元479年3月,萧道成进为相国,封为齐公,加九锡。齐国的官爵礼仪,全是模仿朝廷而设,有了当皇帝的样子。四月,实在没有办法的刘准,下诏禅位于齐。
那位自私自利的司空兼太保褚渊,领着百官劝进。这时,萧道成反而有点不好意思,假模假式地推让起来。大家再三劝说,其中有人进符命说,“六”是亢位,东汉历一百九十六年禅于魏,魏历四十六年而禅晋,晋历一百五十六年而禅宋,宋自永初元年至舁明三年,共六十年。历代皆以六终六受,这是天命。
在当皇帝的理由上,这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只有玄而又玄的什么天命、天意,才能说服愚昧的人。史书上说,萧道成听了这段话,勉强答应了。其实,哪里有勉强,他的心里不乐开花才怪呢!
在登基之初,萧道成曾向著名学者刘谳问政,这位姓刘的告诉他,“政在《孝经》。凡宋氏所以亡,陛下所以得,皆是出于此。陛下如能戒前车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亦必危。”
萧道成听到这里,不停地点头,说,“这是真理。”果然,萧道成广开言路,让大家畅所欲言;减轻市税,让百姓得以喘息;狠抓铺张浪费,对所有的豪华用品,一律禁用并损毁。他常说,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
应该讲,萧道成并没有抓紧当皇帝的有限时间,去吃喝道玩乐,他还是认认真真做事的。因此,我们也应该理解他取而代之的合理性。天下放在这样的人手里,老百姓是有实惠的。
其实,坐稳了天下,萧道成的心里也并不踏实。因为,他总是想着把天下传下去。临死之前,他叫来太子,对他说,“宋氏若不骨肉相图,他族岂得乘其衰弊而取代之?汝深戒之。”这句话,如果他的后代真听进去了,在不踏实中,一定有最踏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