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形体变化更大,春秋时期的金文流行“篆体”,笔划宛转细长,带有很浓厚的美术意味,已开美术字的先河。战国时期,文字系统大别为二,西方的秦国继承了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字体系,从类似籀文的石鼓文,一直演变为秦小篆。东方的六国则演变出形体各异的所谓“古文”,与秦文字有较为明显的区别。战国晚期,与小篆并行,秦国又出现了写书简便的“隶书”,到两汉时期,隶书逐步代替了篆书,成为当时通行的主要字体。隶书对小篆的字形作了很大的改易,使许多繁复的字形变成了便于书写的简易文字。汉代成熟的隶书,字形与楷书已很接近,在此基础上,大约在汉魏之际,形成了楷书,又经过了约二百年左右的发展,楷书又最终代替隶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主要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