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全国人口急剧膨胀的时期,也是我国粮食产量快速增长的时期,这主要还得益于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及迅速推广。
玉米原名玉蜀黍,原产于美洲,在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后陆续传到世界各地。玉米是怎样传入我国的,到明朝末年,全国大多数地区已有种植,但数量有限。
玉米的迅速推广与普及是在18世纪以后。玉米最大的特点是须根系发达,吸收养分和水分强,产量高,特别适合旱地和山地种植,自然受到开荒者的欢迎,成了他们“恃以为命”之物。
比如安徽霍山县,在18世纪初,人们只是在菜圃里偶种一两株给儿童吃,但到18世纪后期已经遍布山谷,西南二百里内都靠它做全年的粮食了。
番薯,又称甘薯、红薯,传入我国的时间要比玉米晚一些。据说万历初年,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到吕宋(今菲律宾)经商,看到甘薯,想把它引入祖国。当时吕宋不准薯种出国,但他还是冒险买了几株薯藤偷带回家乡,加以培育。
甘薯耐旱、耐瘠、耐风雨,病虫害也较少,适宜于山地、坡地和新垦地栽培。所以在当时人地矛盾日渐突出的情况下很快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青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高山海泊无不种之”,故当时有“红薯半年粮”之谚。只是因甘薯的营养价值和口感不尽如人意,普及程度尚不及玉米。
此外,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一些农作物也于明清之际传入我国,并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这些农作物尤其是玉米和番薯,在清中后期逐渐取代了谷子(粟)、高粱等杂粮,在我国农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稻米和小麦的重要农作物,大有反客为主之势。它们的引进与传播都不是偶然的,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对解决当时的粮食问题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且还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所以被西方一些学者认为是南宋引入占城稻以来的第二次农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