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名字的种类,名字的由来

文章主题:史学参考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19 16:23:31

名字是代表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称号,有乳名、学名之分。乳名亦称“小名”、“奶名”,是小时候取的非正式名字,仅用于家族内部,偶尔也流行于亲戚或熟友之间。小名一般较鄙俗,这是因为在古代,小孩夭折的情况比较多,据说取贱名,孩子不易夭亡,容易养大成人。如司马相如小名犬子,曹操小名阿瞒,刘禅小名阿斗,刘裕小名寄奴。至今农村还有起小名的习惯,多以贱物为名,如阿狗、阿毛、铁蛋、石头,等等。

名字的由来

学名是入学读书时使用的正式名字,亦称“大名”、“官名”,以后应考、出仕皆用此名。上古人取名崇尚质朴,从商汤到纣,凡十七代三十一王,几乎全以干支为名,如太甲、太戊、武丁等。后来,随着语言文字、文化观念的发展,人名也日趋复杂。到了周朝,已经确立了完备的取名规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还有一定的禁忌:“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这里重点讲一下排行和辈分。

古代多子女者命名时讲究排行。先秦时期分为伯(孟)、仲、叔、季,即老大、老二、老三、老幺,如伯夷、叔齐、仲尼、季札即是。唐宋开以族谱辈次命名之风,沿及清代达到高峰。其具体操作方法是:由宗族统一规定几句话或若干字,作为辈分次序,同宗子孙皆依其先后命名,一辈用一字。排行字辈的讲究,最有代表性的首推孔氏家族。乾隆九年,清朝皇帝为孔子后裔钦定30个辈次用字: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杨

1920年,第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在这30字后续了20字: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端

永锡世绪昌

在古代,大多数字辈排男不排女,明显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现在则男女都排辈。排辈分用在双名时,多放在第一个字,如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也有的放在最末一个字,如宋庆龄、宋霭龄、宋美龄;起单名时则多采用同一偏旁的字,如苏轼、苏辙,又如贾敬、贾赦、贾政。这种命名制度,反映了封建宗法思想和儒家道德观念,影响极深,沿传至今。

另外,汉唐以后,受佛教影响,和尚出家时,由寺院师父赐名,称法名,又曰法号,多为人教受戒仪式上所赐,故又称戒名。法名前往往冠以“释”字,也可以不加。《水浒》记载:提辖鲁达,出家受戒,赐法号智深。当代著名小说家汪曾祺的短篇名作《受戒》对佛家受戒赐名作了详尽的描述。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