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的皇后甄宓的最后结局

文章主题:史学参考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18 20:26:22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晋封为魏王。其后,围绕王位继承人问题,曹操的儿子们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甄宓没有全力支持丈夫,这导致了她悲惨的结局。

曹操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卞夫人亲生的曹彰、曹丕、曹植三兄弟,都有资格继承王位。-兄弟中,曹植擅长诗文,才华横溢,脍炙人口的《铜台赋》就出自他手。因此,曹操有意立曹植为世子(相当于太子)。曹丕一心想成为世子,所以特别嫉恨曹植,进而也迁恨于甄宓。因为甄宓对于曹氏兄弟之争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而且还努力周旋和调解,避免使兄弟间的矛盾公开化和尖锐化。这在曹丕看来,不可原谅,妻子不帮丈夫,那么她还算妻子吗?

曹丕觉得甄宓不是自己争权的帮手,相反倒可能是个不利因素。他开始冷淡她和疏远她,另寻红颜知己。恰好郭氏迎合曹丕心理,积极支持丈夫争夺世子之位。她,很快取代了甄宓在曹丕心目中的地位,深得欢心,大受宠幸。

郭氏,安平广宗(今河北威县东)人,极富心计。她的父亲曾说:“这是我家女中王。”由此,她的名字便叫郭女王。郭女王成为曹丕的姬妾,野心很大,还想当“女中王”,所以屡屡替丈夫出谋划策,讨好曹操和卞夫人,陷害曹植。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终于作出决定,立曹丕为世子。曹丕如愿以偿,更加器重郭女王。

曹操健在,曹丕还不敢把甄宓怎么样。甄宓名义上是世子妃,实际上并不享有世子妃的待遇。三年后,曹操死,曹丕废汉建魏,当了皇帝。皇帝乃天下至尊,没有必要再装模作样、遮遮掩掩了。他定都洛阳,封郭女王为贵嫔,又新封了李贵人和阴贵人,却没给甄宓任何名号,让她独自留住邺城。

甄宓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心里非常痛苦。她虽然怨恨丈夫,但眷爱之情依然如故。为此,她写了一首《塘上行》的诗,以抒情怀。

春风得意的曹丕,在郭贵嫔的蛊惑下,正在寻找除去甄宓的机会。他读了《塘上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认为诗中“有怨言”。黄初二年(公元221年),他遣使至邺城,赐甄宓死。甄宓呼天不应,叫地不灵,含恨自尽,时年四十岁。

曹丕和郭贵嫔,害死甄宓犹不解恨,不仅不按礼仪安葬,还令“披发覆面,以糠塞口”。这是他们心虚的表现,害怕甄宓的冤魂索命,因而采用极端的手段,以起“镇邪”的作用。甄宓,一位美貌贤淑的女人,结局竟这样悲惨,正应了一句老话:红颜薄命。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