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统一全国后,即命李昉等人整理古籍、收集资料,编撰《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类书。其中,《太平御览》是现存类书中保存五代以前文献资料最多的一部,可以说是北宋前文化知识的总汇。
当时参加编纂《御览》的大臣,由李昉、扈蒙领衔,其余有:李穆、汤悦、徐铉、张洎、李克勤、宋白、徐用宾、陈鄂、吴淑、舒雅、吕文仲和阮思道。其中李克勤、徐用宾、阮思道三人任命不久,就改任他职,另以赵邻几、王克贞和董淳补其缺,前后都是十四人。十四人中,十人《宋史》有传,大都是有文才的博学之士。其中八人,在太平兴国七年九月参与纂修《文苑英华》,也有预修《太祖实录》的,并各有文集、著作问世。十四人中吴淑、吕文仲、汤悦、王克贞四人在《御览》的编修中出力最多、用功最深。
《太平御览》原名《太平编览》,修成后,宋太宗每天看3卷,一年后读毕,赐书名《太平御览》,意谓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3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
《太平御览》共1000卷,55部,再细分为4558个子目。子目下按时代先后排列资料,皆先具书名,次录原文。涉及范围广阔,有研究唐史者认为,该书可查考早已佚失的唐代史料,像《玄宗实录》、《开元录》、《唐杂制》、《唐职员令》、《两京新记》等。清人就曾从此书中辑出《两京新记》佚文。又所引题为《旧唐书》、《唐书》的条文也很多。刘文淇亦曾辑出这些条文为《旧唐书》逸文12卷。由于书类目全,资料多,用来研究唐代服饰、饮食、器物等,往往一检即得,十分方便。
《太平御览》因是类书,使用该书,要先了解它的类目,判断你要查的事物与哪类有联系,然后按部、按目去查检。此书分类原则与编排方法大抵是以天、地、人、事、物为序,每类下面再按经、史、子、集顺序编排。为了查检方便,还可参考钱亚新编的《太平御览索引》和聂崇岐主编的《太平御览引得》。
此书的缺点在于类目有重复,讹误多。可结合使用《太平御览引得》。《太平御览》版本有十几种之多,以1960年中华书局的缩印本和近年来的影印本最为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