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的蒙古三陵简介

文章主题:文学常识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4-16 22:16:06

在辽宁省沈阳法库、康平两县境内,有多处清代蒙古王陵,根据旗属,分为宾图王陵、达尔罕王陵、博王陵。

宾图王陵位于法库县卧牛石乡大屯村,陵园东邻秀水河,北依小土山,自然环境优美。宾图王领属科尔沁左翼前旗,从祖洪果尔在1636年被封扎萨克多罗郡王,世袭罔替。墓地在法库边门外,所以大屯村的宾图王陵是洪果尔后代的陵寝,具体葬有何人无可考证。当地居民根据陵寝建筑的繁简分为“大陵”和“小陵”。大陵又分东西.东大陵也叫“大爷陵”,西大陵称“宾图王陵”;小陵也叫格格陵。这些陵原葬于彰武县五家子村,后迁于此,上世纪40年代被毁。

达尔罕王陵位于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王爷陵村,该村东有一山称黑山,山的南麓和西麓建有数座达尔罕旗贵族的陵园,当地群众分别称为“老陵”、“当间陵”、“高陵”、“把边陵”。老陵是第三代达尔罕王班第与固伦端敏公主夫妻合葬墓。墓园建筑讲究,四周为七尺高红色围墙,墙头灰瓦盖顶,朱红大门,配有兽头铜质铺首。进人大门有甬路通飨殿,飨殿为三间硬山式建筑,前两侧有东西相对配殿各三间,两侧有向东西延伸的翼墙,翼墙中间各有角门通后陵院。后院正中筑有方形台墓,中有圆形宝顶,其下为班第和固伦端敏公主的墓室。当间陵为第四代达尔罕王罗布藏衮布亲王与和硕公主的合葬墓。陵园四周青砖围墙,大门一间,门外东西相对两间砖房,大门内有甬道至过厅,甬道东西相对三间厢房。过厅三间,其后是三间飨殿,再后是宝顶。陵园西侧还建有一小陵为罗布藏衮布长子大公陵。高陵位于当间陵东二里处,建筑与老陵、当间陵基本相同,葬有第八代达尔罕亲王丹增旺卜。把边陵也称太王陵,位于高陵东,建筑与前三陵同,葬有第六代达尔罕王色旺诺尔布。慈恩寺老陵位于巴尔虎山东麓慈恩寺乡五家子村,是第一代达尔罕王从子多罗内勒绰尔济之墓。以上诸陵均由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管辖,清代和民国初年设有“衙门达”管理陵寝事务,但遗憾的是诸陵在“九•一八”事变和上世纪40年代被毁。

博王陵位于法库县和康平县境内,在法库县有公主陵、僧王陵、二太王陵、贝勒陵;在康平县有伯王陵和那王陵。公主陵内葬博王旗第七位扎萨克郡王齐墨特多尔济与清和硕端柔公主,因公主葬在先,称公主陵。陵园依山傍水,朱墙围绕,殿宇巍峨,有大门、过厅、飨殿、墓室等,雕工精细,肃穆庄严,1948年被毁。僧王陵位于公主陵东一里许山岗阳坡上,是僧格林沁及妻妾的陵墓。陵园占地七十亩,分内墙和外墙两层陵院,有碑楼、大门、过厅、更房、朝房、飨殿等古建筑群。1947年被毁,现仅存圣旨碑一座。僧格林沁陵院东墙外有一座喇嘛坟,葬有僧格林沁的伯父布和特木尔喇嘛,该坟与僧王陵一起被毁。二太王陵建筑年代较早,葬第六代扎萨克郡王罗布藏喇什。该陵建筑与公主陵、僧王陵相仿,但略小,1948年被毁。贝勒陵位于公主陵西,修建晚,规模小,是僧格林沁的孙子温苏都之墓,也被毁。伯王陵位于康平县东升乡善友屯村莲花岗,是僧格林沁长子第十一代扎萨克伯彦纳谟诂的陵墓。该陵建筑规格、布局与公主陵、僧王陵相仿,1947年被毁。那王陵位于康平县柳树屯乡田寿庄,是僧格林沁长孙那尔苏之墓。陵园占地十五万平方米,建筑风格、布局与公主陵、僧王陵相仿。以上陵墓都由科尔沁左翼后旗管理,早年设有“衙门达”负责祭祀、保护陵寝和山林树木,可惜已全部被毁。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