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既得利益集团如何分政权的“蛋糕”的?

文章主题:野史趣闻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3-24 22:40:32

各朝各代的江山都得来不易,不仅需要艰苦卓绝的奋斗,还要有一套优秀的“领导班子”。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自然是“领导班子”里的ceo,但“打天下”这种风险极大的事业可不是靠一个人战斗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各方面人才的“团队合作”。

待到天下已定,皇帝在龙椅上还没来得及把屁股坐热,那些曾经跟着皇帝东奔西跑、浴血奋战的文官武将们就已经在金銮殿下“排排坐”等着“分果果”了。

这些打下天下的文臣武将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更不是“廉价劳动力”,所以建国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分蛋糕”,不想分也要分,因为这块“蛋糕”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一个人吃,“大胃王”也会被撑死。而如何“分蛋糕”绝对是一门大学问,古代的ceo们“前仆后继”地琢磨了5000多年,终于造就了不断变化着的古代封爵制度。

中国的封爵制度一般认为起源于商周,商朝的地盘儿分为“内服”和“外服”,内服由商王亲自“罩着”,“外服”交给自己的妻子儿女以及一些边防官员,这些边防官员被称作“侯”或“伯”,还有负责农耕的官员,叫做“男”或“田”,这些称号并没有等级之分。

到了春秋时期,形同“傀儡”的周王朝设有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读过《春秋》的人肯定不会对什么齐候、宋公、许男等称谓感到陌生,但不同的史料对这些爵位说法不一。比如在《左传》的“郑伯克段”中,郑国的国君一会被叫做“郑伯”,一会儿又被称为“郑庄公”,也许你会问:这“哥们儿”到底是伯爵还是公爵啊?

其实这些爵位在春秋时并没有高下之分,爵位的主人都是各诸侯国的国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王国”,谁还会在乎日薄西山的周王朝所分封的空头爵位呢?所以不论你叫齐某公还是齐某候,他本人估计也没啥意见。当然,如果在今天你把你的上司“赵处长”叫成“赵科长”,那你就惨大了。

元明清三朝的封爵制度都大同小异,皇权越来越集中,导致最后因为物极必反而崩溃。明朝的封爵分为皇室和功臣外戚两种。朱元璋制订了袭封制,亲王的嫡长子十岁的时候就能被封为王世子,长孙封为世孙,这些“太子党富二代”们不但享受“丰厚年薪”(一年200石到5万石),还另外赐给大量田地,有的亲王占有的良田竟达上万顷,算得上那时的“地王”了。

清朝统治者由于是少数民族,一开始还处于爵职不分的糊涂状态,经过了一个慢慢成熟的过程,在1620年,统治者论功行赏列了三等品位,分别是:昂帮章京(总兵),梅勒章京(副将),甲喇章京(参将)。到了顺治时期加封了公、侯、伯世爵,并且把之前的昂帮章京改成精奇尼哈番,梅勒章京改为阿思哈尼哈番,甲喇章京改为阿达哈哈番,这些类似于“火星文”的“脑残”封号很容易让人一头雾水,比如《清史稿》中的《张勇本传》中提到:张勇被授予三等阿达哈哈番的爵位,实际上就是封张勇为三等参将。另外对于皇族,清朝分为十四等爵位,其中贝勒这个爵位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它在满语中的意思是“天生贵族”。

从古代“既得利益集团”分蛋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能被古代君主封爵封侯的无外乎两类人:一类是皇帝的家人或有血亲关系的亲戚;另一类是建功立业的功臣能将。而在分蛋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倾轧和杀戮,一块“蛋糕”引发的血案在古代历史中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块叫做“天下”的“蛋糕”,毕竟是很诱人的。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