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王观——因诗而摘官帽的王逐客(2)

文章主题:历史人物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1-12 19:14:17

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宣往,六宫多少人愁。

这首应制词写的是宫廷宴乐,王观集中笔墨描写了一位风流娇美的嫔妃(或为艺伎)施展百般手段,劝醉了皇帝,又以迷人的歌舞,获得了皇帝一夜的恩宠。词中的“官家”一词,是指皇帝。“《伊州》”乃唐代边地伊州(今新疆哈密)传人的西域舞曲,以热烈活泼赢得汉族统治者的喜爱,宋时宫中仍在表演这种歌舞。

词的大意是:皇宫中的便殿上,烛光辉煌,席前的大厅上正在上演着双龙戏珠的游戏。(皇帝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着演出),侍候在皇帝身旁的嫔妃不停地进献美酒,千娇百媚地祝颂“吾皇万岁万万岁”,把皇上劝饮得真个有了醉意。待皇上有了朦胧醉意,嫔妃又轻轻飘进场地,应着热烈奔放的《伊州》舞曲,时而侧身,时而旋转,千姿百态,将舞蹈风韵表演得淋漓尽致。皇上看得如醉如痴,一曲才了,竟然皇恩浩荡,亲手为舞者整理佩戴在头上的装饰物。(内侍窥察准了皇上的私意,)当晚就在皇帝面前向这位表演者传达了圣旨,留下她来侍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引得后宫多少人嗟怨忧愁!

王观的这首词,大概是当晚宫廷宴乐的现场实录。令王观始料不及的是,高太后(神宗之母)看后,“以为蝶渎神宗”,第二天就撤了王观的职务,把他驱逐出宫廷,于是王观就有了个“王逐客”的绰号(《能改斋漫录》卷十七)。“媒渎”一词,用于下位对上位,有不尊重、冒犯甚至污辱的含义。王观竟敢公开“媒渎”神宗,真是“清狂”得惊人。

神宗当时大概确实喝醉了,或兴在舞者,没有发现这一严重问题,高太后旁观者清,岂能容许臣下如此放肆?高太后(包括所有封建统治者)的逻辑是:皇帝永远是神圣不可冒犯的天子,永远是英明正确的,即使有失误,也是臣下没有尽到职责,“皇上圣明,臣罪当诛”,封建时代的这句套话,实在是金科玉律。更何况神宗二十岁登基,起初还颇想有点作为,王安石变法,就是在他的支持下搞起来的。

还有一点,是封建统治者不肯明言,后来被鲁迅点破了不成文法:皇帝与三宫六院的嫔妃们调情取笑,寻欢作乐,是常有的事,甚至也不回避富人和内臣,但臣仆们见了,却不能向外人泄露,更不能形诸文字。否则,便会招来无妄之灾。王观没有深谙这条宫廷规则,仅落得个“逐客”的下场,还算不幸之中的万幸。

不过在今日来看,这首词可说是应制词中不可多得的上品,因为它以轻佻滑稽的语气,当场对至高无上的皇帝进行了揶揄,摘去了皇帝头上令人炫目的各种光环,暴露了帝王贪恋女色,佚豫淫乐的丑态,还了他一个凡夫俗子的本来面目。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