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的“忍”是有很强的目的性的,忍只是为了掩护或者说保护自己的手段,眼睛却是一直死死盯着某一个目标,一旦时机成熟,就会“该出手时就出手,得志便猖狂”,把遮羞布完全撕掉,露出狰狞的本来面目。
在人生的旅途中,“忍”是坚强的意志。人人都知道忍的重要,但却不是每个人在处理具体事情时都能忍的,忍是需要坚强的意志的。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只有忍得住“苦”,忍得住“劳”,忍得住“饿”,忍得住“乏”,才能使人性格坚定,增加不具备的才能,堪当“大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文中用事例对孟子的论述作了进一步发挥:“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伟人是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生理的、心理的痛苦,才作出了伟大的成绩。司马迁本人又何尝不是忍辱负重,才完成鸿篇巨著《史记》的撰写的。
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忍”是一种斗争策略。刘邦是“帝王以忍得天下”的典型=当项羽捉住刘邦的父亲,扬言不投降就要煮他的老父亲的时候,刘邦忍住了,竟然嬉皮笑脸地要求分一杯汤喝;当韩信要求当“假齐王”的时候,他本来气得要命,但当张良踹了他的脚一下,给他一个提醒后,他忍住这口恶气,说大丈夫要当就当真齐王,当什么假齐王。其实,在他的心里,巴不得把韩信直吞下去横屙出来。
韩信是以忍成英雄,以不忍而丧命的典型。韩信能忍受无赖的胯下之辱,不愿逞匹夫之勇,终于当上了统率千军万马的英雄。但是,当他战功显赫,功成名就,国人仰视的时候,却忍不住要当什么“假齐王”,引起刘邦的猜疑,尤其是当他由楚王被贬为淮阴侯时,更是心生怨怼,终不免死于吕后之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司马懿对阵,诸葛亮要速战速决,司马懿要拖垮蜀军,一个要战,一个要拖,为了激司马懿出战,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诸葛亮派人送一身女人的衣服去激怒司马懿。可司马懿以“忍”为斗争策略,不为所怒,收下衣服还礼遇使者,不上诸葛亮的当,最后是“三分天下归司马”,司马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历时156年的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