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时代,为了治理水患,人们修筑了最早的长城堤坝。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堤坝的基础上修筑了长城,开始用于军事目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留下北方一线的长城并加以巩固,形成人们常说的“万里长城”。据史书记载,秦朝以后各朝代都曾对长城进行过修建,而明朝是修建长城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单就明朝修筑长城所用的土石•若拿来筑成一道宽l公尺高5公尺的大墙就可以环绕地球一周而足足有余。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北方长城。那么,有没有南方长城呢?
蜿蜒于湘黔交界的千里苗疆边墙,被专家确定为中国南方长城。长城与一般城墙不同之处有三:长度在数百里以上;不封闭,由许多城堡、墩台、关门、敌台、敌楼、城墙等组成防御工程体系。从这三点来看,湘黔交界的苗疆边墙完全符合长城的标准。
在北方的明长城也称边墙,每一“镇”(军防区)的边墙有长有短•北京保卫明十三陵的“昌镇”,有200余公里,与湖南“镇竿”一镇(古时凤凰)边墙的长度差不多。湘西长城不仅其防御体系与北方明长城一样,而且其军事机构设置、官兵制度也都相同,其为明长城的一部分无疑。
湘黔渝交界的武陵山区,是唐宋以后逐渐形成的一块较大的相对稳定的苗族聚居区。这一带苗族人民富有斗争精神,在明朝统治期间因不堪忍受压迫和欺凌,不断爆发反抗斗争。被统治者视为化外之民的“生苗”区,当时划定其地域界限为湘黔川三省交界的“经三百里、纬百二十里、周千二百里”的范围。为了加强对“生苗”区的控制,明朝统治者每次进行军事征讨后,便选择要地,在“生苗”区修筑碉堡、哨卡,“扼其险阻”,逐步形成了军事封锁线,人为地把“生苗”同“熟苗”、汉人区隔离起来。
据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6年),统治者为了进一步控制“生苗”区,曾耗银4万多两,上自贵州铜仁、下至湖南保靖,修筑沿边土墙380华里,而今看到的边墙则是清代嘉庆年间逐步修复为石墙的遗址。边墙一般高2.3米、基宽1.7米、顶宽1米,墙道以乱石填实,碉堡高lo余丈,建有青色片石堆砌的兵房数间。
沿着湘黔交界苗疆边墙来进行探访,发现这里的地名冠以“营”、“卡”的极为常见,如“阿拉营”、“靖江营”、“拉毫营”等,一些地段的边墙、碉堡、兵营遗址至今保存完好。所以,初步结果已证实明代建的南方长城的确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