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地区为什么崇拜文殊菩萨

文章主题:人文地理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10-01 18:10:02

五台山的寺庙有个显著特点,就是主像多为文殊菩萨像。这是因为印度佛经中记载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演教处所。相传汉明帝时,有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专程来中国朝拜五台山,亲见此山形状与印度佛居圣地灵骛山相似,便奏请汉明帝在此建寺,并命名为大孚灵鹫寺,后称显通寺。

五台山地区

佛教来自南亚次大陆,何时传入中国,学界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始于东汉明帝十一年(公元68年)的“永平求法”。据《理惑论》、《后汉书》、《水经注》、《洛阳伽蓝记》、《高僧传》等古籍记载,公元65年,东汉明帝曾梦见西方之佛,就兴趣盎然地派遣十余位使者,前往天竺求取佛经佛法。

五台山地区

两年以后,使者们用白马驮回了一个陌生的宗教与一个陌生的神,随同而来的还有两位浑眉高鼻的印度高僧,从此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台山建寺就始于“白马驮经”的第二年。其后,佛教以一种导质文化,进入中国文化系统,在与我国本土文化儒教、道教的碰撞中缓慢发展。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才得以广泛流行。东晋南北朝是一个血泪横流的时代,由于长期的战乱,生灵涂炭,饿歼遍野,连上层统治者也无宁日。东晋以后,包括山西在内的我国北方长期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五台县地处偏僻,山多地少,交通闭塞,人民生活更是痛苦不堪。人们普遍有一种“人命若朝露”的忧生之叹。强烈的生命忧患,促使人们向四面八方寻找安身之处。

这时佛教搬出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弥勒佛、阿弥陀佛等菩萨和佛,称之为大慈大悲、威力无边的“救世主”,认为人的生命有限,神鬼可以不死,只要修行就可以轮回报应,这对渴望解除生命忧患的人们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再到明清,五台山的寺庙建筑,广建群居,广度僧人,大做法会,台内台外,寺庙林立,建筑辉煌壮丽。全国各地高僧纷纷云集五台山,佛教各宗派在这里广行教化,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连许多外国高僧也慕名而来,拜谒文殊菩萨,使五台山成为我国很有影响的佛教圣地。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