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的根本原因是府兵制的破坏

文章主题:历史研究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24 17:02:12

公元755年,一身而兼任范阳、卢龙、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十五万虎狼之卒,悍然发动了叛乱,扑向繁华的中原大地。霎时间半个中国陷于战火之中。叛军来势凶猛,席卷河北,攻破潼关,直指长安。

府兵制

唐玄宗君臣吓得丧魂失魄,狼狈地往四川逃奔。太子李亨借机在逃难途中,脱离了他父亲,匆忙跑到灵武,独树一帜,抢先当上了皇帝。他苦心经营,穷天下之财力,竭天下之兵马,借师于回纥,花了八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勉强平定了这场叛乱。然而从此以后,大唐帝国四分五裂,日衰一日,过去的繁荣富强只能成为美丽的追忆和诗人们的感慨之由。

安禄山为何敢槌响渔阳鼙鼓从而使强大、繁荣的大唐帝国由盛而衰?这和唐代府兵制度的破坏以及节度使制度的弊端是分不开的。

府兵制,是西魏大统年间,在权臣宇文泰主持下创设的。它是以府为基本单位征调民户当兵的制度。府兵不负担其它赋役,亦不从事农业生产,世代为兵。当时共有百府。府兵制的组织建制为:府置郎将,统领兵士,分属二十四军,军由开府统领,分属十二大将军,分番轮流宿卫京城。十二大将军分属六柱国,六柱国统于宇文泰一人。宇文泰本人和西魏宗室元欣也列名为柱国,但元欣并无统兵之权,故当时名义上有八个柱国。这些柱国,是关陇军事贵族的主体构成,后来反隋的大贵族李密的曾祖李弼、建唐的李渊之祖父李虎,都委身于柱国之列呢。

隋唐之时,府兵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玄宗时,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们失去了土地,无力负担充当府兵的军备费用,纷纷离乡出逃。国家征不到人当兵,府兵制实在难以维持了,于是改行募兵制,组织职业军队,一入军营,终身为兵,不得逃逸。

这个时期正是唐帝国国力臻于极盛的巅峰时期,在好大喜功的唐玄宗主持下,帝国军队四方出击,开土拓疆。为保证边疆战事的顺利,唐廷把军队大多派驻到边境作战,这就改变了唐初军队主力拱卫京师的内重外轻之势,一变而为内轻外重,内部空虚,帝国的武力散在四边,就给一二野心家以可乘之机,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

安史之乱后,唐廷不仅无力控制地方,即在国门之内,也难以令行禁止,凡事皆以宦官之意而行,这于唐代诸帝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皇帝那肉身的尊严,终究抗不住那冷酷无情的白刃。

中唐以后,唐廷外则受制于地方藩镇,内则受制于掌禁军的宦官,内外交困时日艰难,至公元907年,终于先是被挟持而到处流浪,继而灭亡在黄巢农民军的叛徒、节度使朱温(曾被唐僖宗赐名为“全忠”的那个人)手里。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