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铁器的普遍使用与社会大变革

文章主题:历史研究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7-20 19:20:37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和古希腊不同,中国的奴隶制是在大陆上发展起来的。我国黄河中下游的大片平原以及渭河、汾河谷地和长江、淮河中下游的平原地带,几乎连成一片,比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的平原要大得多。这里远古时代"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自然条件。在使用石制、骨制、木制工具的原始社会,发展农业主要靠火,用火烧掉树木野草,然后进行耕种,到周初已成为社会经济中最主要的部门,而且也为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生铁冶铸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不迟于公元前6世纪,我国已出现了生铁冶铸,很快又发明了利用柔化退火制造可锻铸铁和世界上最早的炼钢术与淬火技术。

战国时代铁器

铁器的应用,特别是铸铁农具的普遍推广,成为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引起了全社会整个技术基础的巨大变化。v型铁铧犁和牛耕的使用,加快了农田开发和精耕细作传统的形成,大大增加了农业的产量。凿井技术的提高和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建,便于人们向远离河湖的地区移居,并在附近开辟农田进行耕植,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数量的增加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以个体经营为特征的小农阶层(自耕农和佃农)和以私有土地为资本、通过佃耕制而暴富起来的封建剥削阶层的出现,使封建生产关系得到迅速发展。

"私门富于公室"的现象也诱使诸侯、卿大夫和贵族奴隶主们纷纷开始采用封建剥削形式。而新出现的封建制度,也更好地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使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时期的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也促成了奴隶社会无法比拟的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中国的奴隶制没有产生足以和希腊科学文化相媲美的精神文明;但是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不仅在进入封建社会的初期就创造了可以和古希腊媲美的科学文化,并且从此伊始,以自己辉煌的成就和鲜明的特色在世界上领先达1000多年之久。

春秋战国时期奖励耕战、重视农桑的政策,不仅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和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而且也促进了天文历法的发展。春秋时期我国已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的制历方法,至迟在公元前7世纪已开始用圭表测日影以定冬至和夏至;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二十四节气的思想。在天文观测上,这一时期也有了关于日食、月食、流星、彗星的世界上最早的观测记录;楚人甘德、魏人石申编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生产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冶铁业、丝织业、车辆制造、玻璃漆器业等许多独立的生产部门,出现了分工越来越细、工艺技术逐步规范化的趋势。春秋末期齐国人撰写的《考工记》,记述了当时官府手工业的30项专门部门的制造工艺和技术规范,反映了当时手工业技术发展的高水平。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