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活化石--纳西族东巴文字

文章主题:文学常识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18 20:51:04

在我国云南省的丽江地区,生活着一个叫做“纳西”的民族。纳西族大概有30万人左右,除了丽江地区以外,在金沙江上游地带,四川、西藏等周边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纳西族名声在外,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纳西语隶属于汉藏语系里藏缅语族中彝语的一支。有趣的是,虽然都是纳西语,但是以金沙江为分界线,江两侧的纳西语完全是两种方言,彼此之间不能相通。正统的“纳西普通话”以纳西族自治区西部的方言为基础,以丽江大研镇的语音为标准发音。

纳西族有一部宗教典籍,被称为纳西族的百科全书——《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纳西族的智者)所创制并掌握,所以纳西族文字又被称为“东巴文”。纳西族本身就有着悠久的历史,东巴文更是在唐朝之前就被创造出来了。

关于东巴文创制的传说有很多,有神话类的,有能人类的。其实东巴文和其他所有的语言文字一样,都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产生活中,通过逐步地尝试、逐步地摸索,才渐渐地在木头上、石头上画下图画,经过长期的使用,图画演变成固定的象形符号,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的创造是众多劳动者集体智慧的结果,并非一人之力。

东巴文由象形符号、标音符号和附加符号组成,象形符号大约有2000多个,虽然很多笔画都非常简单,但是都能把事物的轮廓表达出来。除了这种东巴文以外,纳西族还有一种标音文字,也是2000多个,大多数使用的是同义不同型文字,能够掌握这种标音文字的也只有东巴。东巴文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还流传在民间的活的象形文字。《东巴经》是一部重要的古代文献,在民俗学、历史学、文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不仅如此,记载《东巴经》的象形文字本身就是一份十分难得的文字研究资料。

象形的“东巴文”以字为单位,一个字表示一个事物或一个意义,所画之物非常形象,可以表达的含义也非常丰富,用这样的文字可以记录整部的经典。清代余庆远在《维西见闻录》中是这样说的:“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从这里我们很容易就能知道:东巴文也属于一种古代图画象形文字。它虽然没有甲骨文年代久远,但是文字形态上却比甲骨文更加原始,可以说,这是一种还处于文字发展初期的文字形态。

正因如此,和汉字比起来,东巴文对语言的记录不那么精确。我们看用东巴文记载的文献,会觉得它更像是一大幅画,不同人读,虽然意思都差不多,但读出来的词句却有很大差别,有些关键词只能起到一种提示作用,根本做不到固定句子和读音。只有常年诵读《东巴经》的东巴,非常熟悉里面的内容才能流利地诵读出来。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