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的婚姻习俗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男女结合必须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婚姻过程如下:
定亲。男女的婚事,要由媒人牵线。媒人备受尊重,称媒人为“仲媒父”。媒人一般是村中或族中有名望的长者担任。经媒人牵线,又取得双方父母同意后,“总角”(朝鲜族婚前的男子无论年龄大小统称为“总角”)的父母前往“闺秀”(对未嫁姑娘的一种斯文的称呼)的家里,姑娘从闺房中出来拜见男方父母,此为“相亲”。经“相亲”同意后,男方要把求婚者的姓名,出生年、月、日、时的红帖送给女方,女方经过“合四柱”的推算,认为相合,就马上告知男家,男方家就要以礼相聘了。男方家的聘礼是装在聘礼柜中送到新娘家的,聘礼的多少,要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定,一般是送给新娘衣裙面料和青红缎的被褥面料等。
朝鲜族因受到汉族的影响,婚俗中也重视六礼:一礼谓“纳采”,是新郎家向新娘提亲时送的礼物。二礼谓“问名”,这是探问姑娘母亲的仪式。同时也是探问姑娘年、月、日的仪式。三礼谓“纳吉”,是新郎家向新娘家通知吉日。四礼谓“纳币”,是新郎家送青缎、红缎到新娘家。五礼谓“请期”,新郎家把选定的结婚日期以书面形式送到新娘家征求意见,新娘家则根据姑娘的各种情况,定出具体的日期和时间通知新郎家。六礼谓“亲迎”,新郎亲迎新娘。经过六礼,便要成亲了。
结婚。吉日这一天,新郎要早早起身到祠堂参拜,然后叩拜父亲,父亲要叮嘱儿子:“迎回妻子,延续香火吧!”新郎应诺,便启行。婚礼首先在新娘家举行。在去新娘家的路上,有一位手捧木雁的人走在前面,木雁要用红布包裹,这位手捧木雁的人被称为“雁夫”。新郎骑白马或乘轿跟在雁夫身后,其余迎亲的人跟在新郎身后。迎亲者必须是新郎的爷爷或叔叔等长辈,因为他们是地位高的宾客,所以被称为“上宾”或“上客”。新娘被迎来新郎家时,陪送的也是同样地位的长辈。
迎亲的队伍来到新娘的村庄时,新郎不能直接闯入新娘家,要暂借亲友处休息,休息处俗谓“下处”,在这里新郎要换穿九品官服。待约定的吉时一到,新郎在雁夫的引领下来到新娘家,第一件事是向岳母敬献木雁,岳母要把木雁接在裙子中。接下来的仪式是在醮礼厅中举行。厅中两张桌子朝东西向连放在一起,在两桌相接处,分别摆放青松和绿竹,上撒青丝和红丝,桌子两端放着木雁和酒器。这时,新娘头戴“朝杜里”帽,身着五彩罗衫、白色丝衫,在引导者的引导下来到醮礼厅,主礼者把新郎安排在西侧,把新娘安排在东侧,站定后新郎首先向新娘礼拜,用有青红丝的托盘托着酒杯给新娘敬酒,新娘行跪拜礼接酒,醮礼仪式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