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北起长城,南达秦岭,东至太行山,西抵祁连山,横跨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海拔1000 - 2000米。在这块面积近60万平方千米的高原上,有70%的地面为黄土覆盖,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地。
黄土高原地面沟壑纵横,这是由于水土流失而造成的。黄土为颗粒细小的土壤,质地疏松,具有直立性,属于粉沙壤土,有机质和黏粒的含量较低,因此,胶结土粒的作用大部分依靠黄土中的碳酸钙质。碳酸钙质又极易溶解于雨水,因为雨水中含有碳酸,碳酸与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而使碳酸钙质溶解,失去黏结土粒的作用,因而造成黄土在雨水中容易分散和冲失的特性。
另一方面,黄土高原土壤疏松,坡度较大,植被稀少,夏季又多暴雨,故流水对土壤的侵蚀作用强烈,只要一出现哪怕极为细小的小沟,也会很快加深、加宽,沟谷会不断发展延长。一道一道的沟像无数利剑把黄土高原不断地切割、肢解。同时,黄土高原地壳还在不断地上升,河、沟还在不断地下切,这更加剧了这片高原的高低起伏。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除了上述黄土本身的特性,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夏季多暴雨以及地壳抬升等自然原因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人为的原因,与人类的活动如滥垦滥伐,破坏天然植被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历史记载,古代黄土高原本来有着茂密的森林和草地。在西周时,森林覆盖率达到53%左右。后来历代统治阶级发生的频繁战争,使森林大面积毁于兵火之祸。历代帝王贵族修官室、造陵墓、筑城障,都要大量耗用木材,大量砍伐森林,又使大面积森林遭到破坏。但是,大面积破坏森林的最重要原因则是毁林开荒,扩大耕地以及过度放牧。古代开垦土地是用一种很原始的方法即刀耕火种法。烧垦之后头一两年土壤较肥,但过两三年就会水土流失,肥力大减,只得撂荒,于是又另垦新地,不断毁林,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以至于黄土高原高低起伏,沟谷纵横。
同时,从黄土高原冲刷下来的土壤,把黄河变成了泥浆翻滚的浊流,每年东海流人海的泥沙达几十亿吨。黄河出三门峡,流经下游平原,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使黄河成为悬河,水位高于地面几米,遇到暴雨即有决堤危险,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对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我国已采取了治理措施,主要是发动广大人民植树造林、种革,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