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又称为“稷下之学”,是战国时齐国在国都临淄的稷门下所设的学校。它由国家主持招纳当时社会上流动的著名的文人学士,也吸收了—批学生,既是讲学读书的地方,又是培养封建官吏的场所,是一个肩负着教学和研究两种职能的高等学校。稷下学宫初创于齐威王时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兴旺于齐宣王时期(公元前319~前301年),衰亡于齐王田建时期(公元前264~前221年)。
“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今山东省淄博市)一处城门的名称。“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这与东汉时期的“鸿都门学”得名由来相同)。
稷下学宫容纳不同学派,提倡百家争鸣,因此在这里聚集了儒、道、法、名、阴阳等派别的许多学者。在稷下学宫,“辩”是诸学派相互交流的手段。不仅先生与先生辩,而且先生也与学生辩。
稷下学宫先生待遇优厚,地位很高。齐王对各派的“士”礼遇甚丰,被封为“上大夫”者有76人。凡列为上大夫者,皆“为开第康庄之衡,高门大屋,尊宠之”。
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孟轲)、淳于髡、邹子(邹衍)、田骈、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接子、季真、涓子(环渊)、彭蒙、尹文子(尹文)、田巴、儿说、鲁连子(鲁仲连)、驺子(驺奭)、荀子(荀况)等。
齐威王和齐宣王大兴稷下之学,使“稷下学宫”成为闻名列国的东方文化圣地,各派学者荟萃的中心,为百家争鸣提供了讲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