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大约是十五分钟。中国人为什么称十五分钏为“一刻钟”呢?这得从中国以前的“铜壸滴漏”说起。
明代以前,我国使用的计时仪器,名曰为“刻漏”、“漏壶”、“壶漏”和“铜壶滴漏”等。这种古时间计时仪器,至今在北京皇宫“紫禁城”内尚能观赏到它。
今北京皇宫“紫絷城”中路“交泰殿”内珍藏着的“铜壸滴漏”,是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制造的,它是由五只水壶组构成的计时仪器,从前使用时,每天正午十二时,将最上层的壶装满水后,水开始从壶前的龙口流出,依次向下壶滴漏。
最下层的“受水壶”盖上的铜人合抱着“漏箭”,箭上刻着十二个时辰。“漏箭”底部安着空鼓形水漂(亦称“籥舟”),放在“受水壶”内,水涨舟浮,漏箭上升,以铜人手握处的刻度为十二个时辰,共九十六刻,进行观察时间,经昼夜水满箭尽,将水倒入池内,再重新装水滴漏。
昼夜十二个时辰,平均每一时辰为八刻;而每一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共合为九十六刻。
自钟表传入中国后,人们曾经做过试验,即钟表走完十五分钟,古代计时仪器“漏壶”刚好滴完一刻。所以人们中外结合,将钟表走的十五分钟,称之为“一刻”钟,如12点1刻,1点1刻,两点1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