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等是表示星星相对亮度的等级,最亮的称为1等星,次亮的就称2等星,以此类推。肉眼能看到的最暗的星是6等星。而比1等星更亮的称为0等星或负几等星,如天狼星是—1.4等星,太阳是-26.7等星。天文学上规定,星的亮度每差2.512倍时星等即差l等。
恒星的亮度同它的距离有关,因此视星等不能用来衡量它的真实亮度。天文学家为了辨别恒星的实际亮暗,就假设把所有的恒星都放在离开地球10秒差距(即32.6光年)的同一距离处来进行比较。这个距离处的恒星的视星等就称为绝对星等。
只要给出恒星的视星等就可以算出它的绝对星等。反过来给出绝对星等和视星等就可以求出恒星的距离。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趣的是恒星中也有成群的分布特性。二颗到十颗由于相互引力作用而聚集到一起的恒星小集团叫聚星。如北斗七星斗柄中间的那颗中文名叫“开阳”,用肉眼看它旁边还有一颗暗星,中文名叫“辅”。实际上是六颗星聚集在一起。
新星在我国古代又称“客星”,说它是一颗突然出现的“外来”星。其实它并不是什么外来客星,只是原来很暗而看不见的恒星,由于产生了爆发,亮度大增后,才被我们所看到。其中爆发时亮度超群出众的称为“超新星”。
新星和超新星并不是新诞生的恒星,而恰恰相反,它们是步入老年衰亡阶段的恒星。
恒星数在10个以上,并且有物理性质联系的星群就叫做星团。根据星团包含的星数、形态和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星团又分为疏散星团和球状星团。
疏散星团是由几颗到几千颗星组成的结构松散、形状不规则的星团,如昴星团、毕星团,银河系中已发现1000多个疏散星团。
球状星团则是由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颗恒星组成,外貌呈球形,越往中心恒星越密集,银河系中已发现了130多个球状星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