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地球有八大行星,它们对地球或多或少地都产生着某些影响。下面是关于行星的几点知识与资料,供参考。
在希腊语中,行星的含义是“流浪者”,现在一般说的行星是指在椭圆形轨道上绕太阳运动的近似球体的天体,同时清空了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
1、本身不发光,由于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2、在以恒星为背景的天空中,有明显的相对移动,移动几乎都沿着黄道带进行,时进时退;
3、看起来有一定大小的圆面,不像恒星那样有星光闪烁现象;
4、行星会有不同颜色和亮度变化。按照这些特征,我们就不难在星空中把行星识别出来。
1、以地球轨道为界,位于地球轨道以内的称地内行星,如水星和金星;位于地球轨道外的有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根据质量大小和化学组成分,可分为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两类。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为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为类木行星。
行星之所以称之为行星,就是因为它不像恒星那样始终保持在星空中的固定位置(实际上恒星也在运动,只不过在短短几十年中,我们感觉不到明显的位置变化。)而会在星空中“行走”。所以,我们可以在星空中的黄道带附近寻找比较明亮的星,过些天再观测它,如果发现它相对于其他星星位置有改变,那就可能是一颗行星。
行星会聚又称五星联珠(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它是指五大行星当它们运行到太阳的同一侧,聚集在以太阳为中心的一个不大的扇形区域内时的天象。1982年曾发生两次九星会聚,有人认为行星会聚会加剧太阳活动,影响地球自转从而触发地震和火山活动等,这种猜测尚缺乏科学依据,1982年九星联珠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灾难现象发生。下一次九星联珠将发在2357年。
恒星的光线穿过大气进入人眼时,由于大气抖动变化,对光线的折射也就不断变化,星光时而会聚,时而发散,亮度和位置都不断地变化,这是我们看见恒星闪烁现象的原因。而行星离我们较近,它不是一个光点,而是有一定大小的视圆面,来自这个视圆面上的各点的光在射人眼睛的过程中也可受大气抖动变化的影响而产生闪烁现象。但视圆面上各点的闪烁情况在同一时刻是不同的,不同的颜色相混,明暗相加、互相补充,而使整个行星的总亮度不发生变化,因而就看不出有什么眨眼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