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的凯撒皇帝有一次穿着中国丝袍去看戏,引起了全场睁轰动。观众们对这件中国丝袍赞美,惊叹不绝,认为它无比的华丽。
二千年来,精彩华美的中国丝绸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被誉为“东方绚丽的朝霞”。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唯一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根据现有资料,可以肯定至迟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国就已经养蚕、缫丝、织布了。
到了商代,养蚕和丝织进一步发展。在一些商代奴隶主的墓中曾出土了作饰物用的玉蚕;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常常发现丝绢的印痕;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蚕、桑、丝、帛等字:这些情况均说明养蚕和丝织在商代的社会生活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在周代,黄河流域普遍发展了蚕丝业,官府还采取奖励养蚕和推广养蚕技术的措施。秦汉时期,蚕丝生产推广到全国。
唐代中叶以后,江南地区的养蚕和丝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蚕丝生产的中心逐渐由北方移到江南。宋代,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已成为全国的蚕丝业中心。明清两朝,江浙一带的蚕丝业发展更盛。
发展蚕丝业,首先要把蚕养好。我国古代的蚕农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许多符合科学道理的养蚕方法和经验。比如,早在二千多年以前,蚕农在制备蚕种时,就用清水浴洗卵面,后来又发展为用朱砂溶液、盐水、石灰水等具有消毒效果的溶液消毒卵面,预防蚕病。
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就已经知道选择蚕种。宋元时期北方多养三眠蚕(蚕从卵孵化到结茧,中间经过三次蜕皮的称三眠蚕,四次蜕皮的称四眠蚕),三眠蚕抗病能力比四眠蚕强,因而比四眠蚕容易饲养,但四眠蚕的丝茧比三眠蚕优良。元代,我国南方已开始普遍饲养四眠蚕。四眠蚕的育成和推广,是蚕丝业生产的一大进步。
明代,我国蚕农又用不同生长期的雄蚕和雌蚕杂交,获得优良蚕种。我国古代的蚕农,还掌握了一年里饲养多批蚕的技术,不但养春蚕,也养夏蚕、秋蚕。凡此种种,都是我国古代养蚕技术的重大成就。
以上谈的是以桑叶为饲料的家蚕。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生产柞蚕丝的国家。柞蚕以吃柞树叶为主,山东半岛是我国最早放养柞蚕的地区。至迟在晋代,我国就已经采收野生的柞蚕茧制丝绵絮。后来经过不断试验改进,又掌握了用柞蚕茧缫丝,织绸的技术。
明代,北方的柞丝生产发展较快,山东逐渐成为全国柞丝业的中心。清朝中期,柞丝生产进而推广到南方。
我国古代丝撊织造的数量相当大。史书记载,汉武帝的一次巡猎中,“用帛百余万匹”;宋高宗时期,每年仅从“两浙路”(今浙江全省和江苏南部)征收的丝绸,就达一百一十七万多匹。除了民间越来越广泛地发展丝织业,官府也出面成立专门的丝织机构。如明清时期官府开设了规模巨大的丝织工场,其中最著名的是南京、苏州、杭州的织造衙门,合称“江南三织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