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时,虽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但封建社会固有的矛盾也在发展。由于长期以来,未经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冲击,地主、官僚、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的情况未曾有所缓和。许多农民不能按均田制的规定得到土地。这种根本问题的存在,决定阶级矛盾必然逐步激化。
隋文帝时正在发展的社会矛盾,到隋炀帝时迅速激化了。
隋炀帝穷奢极欲,纵情声色,他不满足于京师的物质享受,刚刚做了皇帝,就下诏营建东都。从全国各地搜罗奇材异石、嘉木异草、珍禽异兽,运送洛阳。东都的西苑,周围260里,其中有海,海中有岛,堂殿楼观,穷极华丽。由于工程大,官吏督促严急,每月役了200万人,劳累而死者十之四五,外送尸体的车子,相望于道。
在其他方面,奴役劳动者的情况也十分严重。大业元年(605年),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征发淮南民10余万开邗沟。在这年游江都时,仅揽船工就用了8万余人。大业三年(607年),征发百余万人修长城。大业四年(608年),征发河北百余万人开永济渠,丁男不足,妇女也被征发了。还征发20余万人修筑长城。这样把大量的劳动力用于非生产方面,必然导致生产停滞,不能发展。严重破坏生产力的结果,使劳动者走投无路,被迫造反。
直接导致农民起义的是进攻高丽。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三次对高丽进行战争。仅第一次进攻高丽,即动用军队113万多人,运送给养的比军队还多1倍。隋朝最盛时,全国人口才4600余万,仅进攻高丽,直接、间接参加的就有三四百万;各种频繁的徭役,更是难以计算。但可以肯定,大部分青壮年劳动者都离开了生产岗位。在“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的情况下,终于爆发了农民起义。
大业七年(611年),王薄起义,揭开了全国农民战争的序幕。最初,农民军遍地而起,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农民军由分散到集中,逐步形成了三支强大的队伍。这就是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还有杜伏威、辅公佑领导的江淮起义军。正当这些起义军在进行推翻隋朝的战争时,隋朝的一些地方官员,有的割据一方,称王称帝;有的抢夺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打算改朝换代。李渊就是这后一种势力的典型代表,最后由李渊建立了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