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虚心求教的典故

文章主题:历史人物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3-14 20:19:52

北宋诗人钱惟演(962 -1034年)在洛阳建了一座宅邸。落成那天,他特邀尹师鲁、欧阳修、谢希深三人前来作客。席间,钱惟演请他们三人各写一篇文章,记述庆贺盛况。

谢希深写了五百宇,欧阳修写了五百余字,尹师鲁只写了三百八十余字。其中,尹师鲁的文章详略得当,切合当时盛况,受到大家一致赞赏。欧阳修不甘示弱,向尹师鲁讨教写文章的奥妙。尹师鲁说:“写文章最忌‘格弱字冗’,(意即思想格调低而文字冗长),你的文章不足之处就在于此。”欧阳修深受启发,苦思深究地重写了一篇,比尹师鲁的那一篇还少二十个字,而且文辞秀丽、生动。尹师鲁感叹说:“永叔真是一日千里啊!”

欧阳修

从此,欧阳修更加苦读勤练。每写完一篇文章,总是细心琢磨,精心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欧阳修还经常让老百姓帮他斟酌字句。

欧阳修在滁州任太守时,和琅琊寺的和尚智仙关系很好,还常到琅琊山游玩。这个和尚专门为他在游山的路旁修了一座亭子。欧阳修给它起名为“醉翁亭”,为了纪念它还写了一篇《醉翁亭记》。文章写好后,他抄了几份。一大早,让手下的衙役把文章分别贴在各个城门上,一个城门上贴一份,目的是为了让行人帮他修改。同时,派出六班锣鼓手,在各个城门口敲锣击鼓,引起行人的注意。由于他的诚意,最终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为他修改了文章。这个老人是一个砍柴的樵夫。他对欧阳修说:“大人,我听衙役读了你的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实情,就是开头太罗嗦!”为了让老人能提出更详细的意见,他又给老人把开头背了一遍。他背道:“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刚念到此,老人把手一扬,说:“停,毛病就在此。”欧阳修恍然大悟地说:“您的意思是这些山名不必一一点出?”

樵夫说:“是这么回事。太守,你上过琅琊山的南天门吗?站在南天门、大丰山、乌龙山、白米山还有花山,一转身就全都映入眼帘,四周都是山!”欧阳修听了忙说道:“真是言之有理!”当即在底稿上写道:“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并读给樵夫听。樵夫满意地说:“环滁皆山也,用五个字来概括,就不罗嗦了。”

欧阳修的这种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一直坚持到晚年,他每写完一篇文章,必先“草就纸上,粉于壁,兴卧观之屡思屡议”。

古籍中有这样的一个记载:晚年的时候,欧阳修想把自己的文章编成一个集子。为了语句的精练,结构的严谨,他经常起早摸黑地修改。他的夫人跟他开玩笑:“你又不是刚进学堂,何必自找苦吃,难道先生还会责怪吗?”他却一本正经地说:“我年纪这么大了,自然不会有老师来批评我,可我的集子要留给后代,不能让后代笑话呀!”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