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以后,人们的书写材料比过去甲骨、金石轻便、经济多了,可是人们在抄写书籍的时候还是非常费工、费时间的,远远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直到东汉末年,人们才开始掌握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约到了隋朝,人们才从刻印章中得到了启发,发明了人类史上雕版印刷,这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
雕版印刷是把所要刻的文字粘贴到具有一定厚度的木板上,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贴到木板上之后,笔划清晰可辨,但纸中的字就成了反体。雕刻工人利用刻刀,把除字迹以外的部分削去,这就形成了与石碑阴文完全相反凸起的阳文。当需要印刷的时候,首先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颜料或墨汁,然后再把拓纸覆在它的上面,并且慢慢把拓纸拂平,字迹便留在了拓纸上。到了宋代,雕版印刷发展到了鼎盛时期。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其一,在制作模板的时候,费时、费料;其二,大量的书具模板存放不便;其三,模板中的错字难以纠正。
北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进了当时的雕版印刷的缺点。其实就是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的单字,这些凸出的阳文有铜钱的边缘一样厚,用火烧制加硬,便成了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的字都会做几个或几十个备用。当需要个别不常用的冷僻字的时候,如果事前并没有准备,那么人们便可以随制随用。
当时为了便于挑字,毕升便把胶泥活字按照一定的类别放到不同的盒子里,再在这些盒子上贴上标签标明。当进行排字的时候,就会选择一块带框的铁板作为放置胶泥活字的底托,在底托的上面敷一层用松脂、纸灰和蜡混合而成的药剂,然后再把所需要的胶泥活字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底托中的框,就成为一版,之后便放到火上烘烤,等到底托上的药剂稍微熔化,便可以把胶泥活字压平,待药剂冷却凝固后,一个完整的版型就做好了。
在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再把拓纸盖上就好了。为了可以连续印刷,毕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印刷,而另一版排字,这样交替的进行,印刷的速度就会变得非常快。在印刷完毕后,用火把底托上的药物烤化,用手轻轻一抖,胶泥活字就很容易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把这些活字按照一定的类别放回盒子里,以备再次使用。
毕还实验过木活字,由于木材的纹理疏密不均,雕刻难度非常大,并且遇水后易变形,一旦和药剂黏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并没有采用。毕所创的胶泥活字印刷法,如果只印两三本的话,不算省事,如果要印成百上千本,那么这种方法的工作效率就极其高了,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起之前的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虽然毕发明的活字印刷与现代我们所用到的凸版印刷的设备和效率是无法相比的,但是就其根本原理和方法,却是完全相同的。活字印刷的发明,为人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