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很难说造纸术是谁发明的。过去教科书里说造纸术的发明人是东汉的蔡伦,其实这不准确,蔡伦也只是改进了造纸术。
作为书写材料的纸,在其历史发展中有几千年的演变过程。在纸没有发明以前,我国记录事物多靠龟甲、兽骨、金石、竹简、木牍、绢帛之类。所有这些材料均不便于使用。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对书写材料的需要与日俱增,最后导致造纸术的发明。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是沿袭公元6世纪的历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的宦官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的。然而1957年在西安市郊灞桥发掘的古墓中,发现了88片古纸,化验证明系以大麻和少量苎麻的纤维为原料制成的,年代不晚于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前87年),故称灞桥纸,比“蔡侯纸”要早200多年,科技人员认定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由此可见,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不过早期的西汉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到了公元2世纪,在宫廷中任尚方令的蔡伦,凭借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监制并且组织生产了一批良纸,于公元105年献给朝廷,和帝大悦,在嘉奖蔡伦的同时,立即通令全国采用。由于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后人便把他组织监制的纸叫做“蔡侯纸”。我国不仅发明了造纸术,而且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废纸造纸的国家。用废纸做原料生产的再生纸,古人称为“还魂纸”。明末宋应星在《天工开物》记载有:“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名曰‘还魂纸’。”
“还魂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敦煌石窟《救苦众生苦难经》使用的纸就是还魂纸。在经卷的反面可以看到三片泛红的故纸残片,纸片上有粗横帘纹,纹宽约2毫米,由麻纤维制成,麻筋较粗。这显然是三片抄经前未及捣烂的废纸,它有力地证明了当时的造纸原料中有废纸。该经卷的经尾上写有“乾德伍年丁卯岁七月二十四日善兴写经”的字样,说明写经年代为公元967年。
西方人曾认为废纸造纸是由德国人19世纪末首创的,其实他们至少比中国晚9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