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2)

文章主题:成语典故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18 12:04:35

从现存庄子(前369年一前286年)所著《庄子》三十三篇中看,庄子思想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的“道”是一种浑沌的自然主义,认为宇宙万物皆是“道”,而道即是“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世界无非是“是非”“善恶”“美丑”之别,一切只有“我”,是逃避社会现实和社会生活的消极思想。

(3)法家学派。法家是百家争鸣中一个重要学派,是在与旧势力斗争中产生的新兴政治势力,法家主张变法改革。战国初期魏相李悝的变法改革和之后的吴起、商鞅变法改革,充分体现出法家的主张和目的。

韩非(约前280年一前233年)是战国末期法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一书是其思想的重要表述。他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应该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政策;仁义只适用于古代,而当前必须依靠暴力和法治。在此基础上,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代各个法家学派的经验,认为法、术、势三者必须并在。法固然重要,但君必须要有一定权威,否则法令难以贯彻下去。除了权势以外,君主还要有一套控驭臣下的权术,否则君主的地位不会巩固。荀子的人性恶为韩非所继承。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所以治国就离不开刑罚,而且刑罚越重越好。他彻底否定德化和教育的作用,使极端的专制主义贯彻到文化思想领域。韩非这些主张,为促进秦统一全国并快速灭亡都起了一定作用。但有关法治的一些基本准则,在之后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一直为许多王朝所采用。

(4)名家学派。名家是战国时期的“辩者”,又称“刑者之家”。代表人物是惠施(约前370年一前310年),宋国人,是庄子之友,学识渊博。他的著述巳失传,他的主要思想是“合同异”即事物的同异。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名”(名称、概念)与“实”(事实、实在)的关系。赵国末年人公孙龙也是名家代表人物。春秋以来的名辩思潮发展到战国末,主要是对“名”和“实”的概念辨析。虽在许多方面陷入诡辩,但对启发人的智力思维,深化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具有积极意义。

(5)墨家和农家。百家争鸣不仅代表士这个阶层和地主、商人的利益,也有代表中下层劳动者利益思想、党派的墨家和农家。墨家创始人墨子(约前468年一前376年),名翟,宋国人,出身低微,当过工匠。宋昭公时曾任大夫,后长期居于鲁国。从《墨子》一书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主要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等十二项。其思想核心是“兼相爱、交相利”。比儒家的“爱人”具体。但墨家很多思想和儒家的主张针锋相对,在战国的中后期的争鸣中,墨家与儒家形成两大对立学派。然而自秦汉开始,墨家的某些观点逐渐被儒家所吸收,其余则因不合世用,得不到重视而衰落。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