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特定的境遇里,人们不便于或者不许可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便只好另取代号或化名。历史和现实中,这样的情形时时可见。《说文》解释:“俗者,习也。”张守节《史记正义》:“上行谓之风,下习谓之俗。”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使用代号和化名的现象,也可视为一种习俗。
看过反映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剿匪斗争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读者,一定对头号主人公少剑波印象深刻。这位年轻英俊的团参谋长,在小分队里,被称作“203首长”。这“203”,就是少剑波的代号。战争年代,不仅像少剑波这样的团级指挥员有代号,而且比他的地位高得多的统帅部成员,也有各自的代号。
东北人民解放军(即后来的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代号分别为101、102、1 03。这在“东总”指挥机关里,是人人皆知的。
战争年代使用代号,是为了便于保守军事秘密。另一方面,在并不需要保密的情况下,人们也常常使用代号,则是出于方便管理的目的。例如,召开运动会,所有参赛的运动员,都有一个编号。赛场工作人员点名时,只叫“某某号”,而不称呼张三李四的名字。
更典型的人员编号,是在监狱中。被错打成“胡风集团骨干”的王戎在沉重的回忆中写道:在一间屋子里,一个被叫做管理员的人把我的衣服里面的东西包括皮带全抄了去,然后说,从现在起,你就叫1068,不能说你姓什么,叫什么,也不能说你的案情。听他这一说,我一阵酸楚,固为我没有想到我活到今天,连自己的姓名都丧失掉,只剩下一个1068的号码了。
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普及。由于计算机识别对于数码的敏感要大大优于汉字,所以在人事管理电脑系统中,每一个人的姓名都被一组数码置换,该组数码就是某人的代号。例如一年一度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每位考生都有两组代号,一是报名号,一是准考证号。如要查询成绩,只需输入代号,几秒钟内,电脑就会自动将成绩报出。可以想见,如果输入的是汉字姓名,解决同样问题的过程必然复杂得多。
随着电脑的推广,姓名被代号置换的情况越来越多。笔者手边的抽屉里就有现成的例证:在电话缴费查询磁卡上,我的代号是62001368,而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使用证上,我的送气编号是1304101,ic卡号是13 9412。每当液化气用完,只需打一个电话,报出这两个代号,供应站很快就会送气上门,确实方便得很。
从形式上看,代号和姓名相去甚远。因此,它只能在那些很特殊的环境、场合取代姓名的作用。就此而论,代号的使用,就比不上化名了。